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诗中的“胡”指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C.吐蕃 D.犬戎
2.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A.可汗 B.单于C.赞普 D.皇帝
3.秦汉之际,第一次完成了蒙古草原统一的匈奴首领是 ()
A.冒顿 B.呼韩邪C.鄯善王 D.成吉思汗
4.汉武帝之前,西汉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是()
A.一种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B.解决西汉北方安定的持久之策
C.西汉政府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D.西汉政府乐意采取的友好策略
5.下列关于汉朝“和亲”政策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始于西汉白登之围后
B.将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
C.但不同时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礼
D.持续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6.下列关于西汉初年实行“和亲”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使得匈奴单于向西汉政府称臣纳贡
C.到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仍然继续实行
D.为了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安定社会,发展经济
7.《史记? 匈奴传》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失去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经济上大受损失,他们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你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8.汉武帝“二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这二将是()
A.韩信、英布 B.贾谊、晁错C.卫青、霍去病 D.班超、班固
9.下列发生在西汉时期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回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10.汉武帝时期,汉朝统治者对匈奴的态度不同于汉初,这主要是因为()
A.汉武帝时,和亲政策已不起作用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D.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11.史书记载,汉匈“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这种景象出现于()
A.张骞出使西域后 B.汉武帝大败匈奴后
C.昭君出塞后 D.班超经营西域后
12.出现11题材料所描绘的景象,当时汉朝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武帝 D.汉元帝
13.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写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先生在这首诗里称赞的是 ()
A.王昭君 B.汉武帝C.呼韩邪单于 D.卫青
14.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是()
A.开封 B.咸阳 C.南京 D.呼和浩特
15.下列历史事件与匈奴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开凿灵渠 B.修筑长城 C.昭君出塞 D.漠北战役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秦汉时期,有不少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流落匈奴,匈奴称之为“秦 人”“汉人”。他们传入了中原地区凿井、建楼存望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人逐渐掌握了汉族的生产技术,在一些地区发展农耕事业。
请回答:(1)匈奴族在秦末汉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结合匈奴和汉族经济形式的突出特点,说明何种形式的经济更先进。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⑶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壮士悲歌出塞频,中原萧瑟半无人。”汉武帝时连年对匈奴用兵,也给西汉带来了经济萧条,国库空虚的困扰。
——宋·王安石《汉武帝诗》
材料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和亲。将士解甲归田。边塞出现农牧业兴旺发展的和平景象。
——唐·张仲素《王昭君》
(1)汉匈之间的战与和分别给两族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请联系材料回答。
(2)从王昭君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民族关系?
tag: 历史 检测初一历史学习,初一历史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初一历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