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清朝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清朝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六六教师之家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人气:885

标签: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八年级下历史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清朝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在严译名著中,以他译述的第一部书《天演论》影响最大。《天演论》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天演论”即进化论。严译《天演论》的特点不在于简单地转述赫胥黎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取便发挥”,用进化论观察人类社会,以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宣传维新变法,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严复用“物竞天择”四字概括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精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是说,生物处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中,要接受大自然的选择,适应大自然才能够生存下来。那么如果不适应呢?就要被淘汰。这就是说它实际包含了优胜劣汰的思想。严译《天演论》是1898年出版的。当时中国是什么状况呢?(学生应该回答出:民族危机深重,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为国人敲响了自强保种的警钟。究竟是谁造成这种亡国灭种的危险呢?(众生:清朝统治者。)那么,《天演论》对造成亡国灭种危险的清王朝是否形成有力的抨击呢?(众生:是)中国必须怎样做才能适应世界潮流,达到自强保种呢?(众生:抛弃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改革。)所以宣传“物竞天择”的理论,实际上也是论证了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天演论》中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指世界必将不断变化和进步,未来世界应当超过当今世界。那么,这一社会进步的理论又是如何起到打击封建势力的作用呢?(叫学生思考片刻)封建统治者允许变革封建统治秩序吗?(众生:不允许。)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稍停顿)大家是否记得董仲舒的有关言论?(学生应该记得董仲舒提出过“天不变,道亦不变”。)顽固派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又是什么呢?(众生:祖宗之法不可变。)那么“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及“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封建思想起到什么作用呢?(众生:打破了这种封建意识形态。)所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理论对宣扬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顽固派是个打击,从而也论证了变法维新的合理性。教材中谈到《天演论》对中国知识界的启发,是指《天演论》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使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真正打开眼界,获得了西方新知识,从而起到引导他们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本目课文后的小字是介绍严复生平及《天演论》一书的特点、影响。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我上面介绍了清代的三位进步思想家,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三位思想家的异同。(投影填空式图表以启发思考。)我们请××同学回答图表中提出的问题。

我也和你们一起填,现在投影我已填好的简表。


共同点
不同点

阶级
译著
基本思想

龚自珍





魏源




严复



龚自珍、魏源、严复异同比较简表


共同点
不同点

阶级
译著
基本思想

龚自珍
均是清代爱国进步思想家,均主张改革现状
地主阶级开明思想家

敢于揭露封建制腐朽,预言改革之必然

魏源
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改革现状抵制侵略

严复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天演论》
效法西方,推进威信改革

四、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清朝建立后,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这种旧教育制度的特点如下:

 

(电教投影以上提纲并对提纲作出如下解释。)

在学府设置上,当时京师设立国子监,简称国学,是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本是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清时以监为学,所以与国学混称。清朝在地方设立府、州、县学。从教学内容看,清代学校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教材。“四书”是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考试制度上清朝沿用科举考试制度,考八股文。从清朝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制度不难看出,这种旧教育制度严重脱离实际,培养不出有用人才,读书人思想僵化,即使考中举人或进士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仆。同学们读过范进中举没有,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有什么用处呢!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改革教育,学习西学。洋务派、维新派已办了一些新式学校,如洋务派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维新派创建的时务学堂等。这实际上是在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后来,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它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是一部教育文件汇编,因公布于癸卯年(光绪29年),所以也称“癸卯学制”。该学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的学校体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行全国的新学制,为中国新型学制建立奠定基础。要推行新学制,务必改变旧的考试制度。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改学制、废科举完全是形势所迫。本目教材中竖排的《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史料很能说明这一原因,请同学默读一下。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看出,清朝推广学校、停科举的原因和目的,在于摆脱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

本目教材后面的小字是介绍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学程和学堂开设的科目,有助对该章程的理解,请同学们默读一下。

简要小结本课,并引导学生回答课后练习(略)。


清朝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清朝文化(二)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八年级历史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