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iaoshi66.com
二〇一〇年度工作思路
20**年是应对危机、迎来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整合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正常,但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合理应对各种因素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谋求工业发展新跨越是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一、20**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县委九届十一次会议、县政府十一届六次会议各项决策和部署,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推动力、转型升级支撑力、项目落实执行力,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作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确保增长22%,力争26%,总量达到155亿元,力争 16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幅确保14%,力争16%,占全县gdp比重在50%以上;工业投资确保增长10%,总量达到51亿元,力争增长15%,总量达到53亿元;园区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提供可供出让土地3000亩以上;节能降耗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五年下降 20%的目标。
二、20**年度工作重点
1、加强运行分析监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一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调查研究,关注宏观变化动态,把握形势,预测趋势,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发布市场信息,提高政府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全面梳理近年出台的涉工政策,不断完善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制定鼓励企业上市、龙头骨干企业培育等政策措施,形成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加强融资服务。积极谋划银企对接互动,争取上级商业银行授信额度。加强与地方商业银行对接,拓宽信贷渠道。积极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开设经营机构,进一步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四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已征土地和基础设施尚未配套到位的区块,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一平三化五通到位,确保熟地供应,滚动储备熟地3000亩。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技术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等,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
2、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是做好产业规划。进一步提炼完善特种纸、五金机械、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含有项目生成功能,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最终转化为园区的落地项目。对园区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研究,作相应调整,使园区布局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增加环境容量。二是完善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产业发展政策、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全民创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10-15家龙头企业开展发展规划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创新建立独立于政府、企业的主导产业研发平台。四是培育优势产业。特种纸产业依托产业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开展产业招商。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特种纸原纸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五金机械产业要加强产业布局、产业准入条件研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引导发展铁路专用器材制造产业,建设区域性铁路专用器材制造基地。纺织产业要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装备先进、产品档次高的纺织企业,不断壮大产业总量。
3、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对今年已经确定的51个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卡片式管理,每个重点项目确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主的建设设想、资金实力,掌握项目推进的进度、特点和趋势,每月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采取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分析会、项目倒排工期制、督查落实跟踪制等形式,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使企业熟悉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项目申报备案流程,提高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动态管理,对在推进中确实存在困难的项目进行调整,确保完成全年51亿工业投入的目标。继续开展项目履约评估,促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4、谋划“十二五”战略,启动工业规划编制。认真总结分析“十一五”工业发展经验,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把握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站在跻身“XX第一方阵”长远目标、建设浙中西城市群以及金衢丽产业带的高度,从规模、速度、效益、结构、空间、地位等角度,从投入、产出、能耗、物流等方面,研究提出“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约束性、导向性、预期性的发展要求,确定工业发展指标体系。加强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的组成和变动趋势研究,分析判断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切实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5、积极引导技术改造,焕发工业经济新活力。一是鼓励技术创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开展科企、校企、企企合作,开展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提高产业协作研发实力。二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是工业投资新的增长点。对今年已经确定的69个技术改造项目,要引导企业抓住经济恢复的有利时机,加快组织实施,尽早建成投产。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各级扶持专项。三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对决策咨询制度和“五步工作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建立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6、建设企业家交流载体,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成立企业家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建立企业家活动俱乐部,定期不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家文化建设。依托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和XX大学(龙游)培训基地举办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宏观经济、企业上市、现代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的企业家培训,提高应对宏观形势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举办企业家论坛,开展双向互动式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企业家协会行业俱乐部等组织企业家到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参加短期研讨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7、积极履行经贸职能,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一是切实做好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抓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和落实力度;研究、制订和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多种措施并举,扶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以项目为中心,继续积极争取上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向上级申报工业投入、节能降耗、使用新墙材、中小企业培育、商贸流通等各个条块国家、省、市资金扶持。三是牵头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一干部帮扶政策,对具体困难和个性问题,牵头协调项目服务部门、企业所在地及有关涉及部门尽快帮助解决;对涉及面较大,带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症结,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建议。
8、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一是开展能源节约工程。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完成“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二是实施清洁生产工程。实行重点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和重点产业全行业清洁生产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是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墙材的开发和生产。四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计划强制淘汰直径2.2米以下的水泥粉磨机生产线、小型废纸造纸企业。推进粘土砖瓦企业整合,逐步减少粘土砖瓦企业数量,积极推进新型墙材建设。
9、加强商贸流通管理,探索流通新业态。积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食品安全管理、农村连锁超市建设、市场整顿与规范、十小专项整治、家电下乡等常规工作,完善城乡一体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商贸流通新型业态,着力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物流服务业,谋划主要工业品(纸及制品)市场建设。
10、加强经贸队伍建设,提高工业引领能力。按照“认认真真学习政策、扎扎实实推进项目、真心实意帮扶企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业务、学政策,比工作、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思路不清、政策业务不精、工作作风不实等存在问题,提高干部抓落实的能力和工作推进能力,努力塑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精湛、形象优良的经贸干部队伍,为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tag: 经济工作总结,街道经济工作总结,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工会经济工作总结,总结计划 - 经济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