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山西大学附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月考)

高一语文资源:山西大学附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月考)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712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山西大学附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月考),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5.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16.“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六.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

  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

  免有人受害。

www.jiaoshi66.com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

  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

  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山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A.溯sù B.彳亍chì chù C.烙lào)

  2.A (B诲—晦 竟—竞 C燥—躁 篙—蒿 D辑—缉)

  3.C(A项,“漫无边际”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此处用来形容史料多,不合语境,B项,“闲言碎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没有根据的话”,是贬义词,用于此处,既不合语境,又褒贬失当。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用于此处是合适的。D项,“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此处形容质量好坏不一,属使用对象错误)

  4.B(A项,搭配不当,“糟糕的防守问题”不能说“改善”C项,搭配不当,主语“教育问题”和宾语“过程”不搭配D项,成分残缺,在“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后加上“的环节”)

  5.D(肆,延伸,扩张)

  6.C(A.第一个“以”译成“因为”,第二个“以”为连词B.第一个“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为代词。 D.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7.D

  8.D(子犯建议晋文公攻打秦国)

  9.D(“市”作动词,译成“买”)

  10.B(A项,“以”是“认为” B项,“以”译为“用”C项,“以”为连词D项,“以”译为“把”)

  主观题答案:

  11.翻译句子

  (1)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领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鄙”1分意动用法;“亡”1分,使动用法;“陪”1分译成“增加”)

  (2)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是不会到达今天的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微”1分,译为“假如没有”;“因”1分,译为“依靠”;“敝”1分,译为“损害”)

  (3)译: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来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遣”1分,译为“派”;“反”通“返”,返回;“首”1分,译为“头”)

  12. 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13. A组

  (1)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有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B组

  (1)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14. (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弄斧必到班门”的道理,并没有说一定要到国外数学界“弄斧”,另外句子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也不成立,不符合原文,故D错。E项说描写了华罗庚刻苦自学成才,属无中生有,另外说本文是为了表现华罗庚的重要成就和贡献也是错误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的思想和原则,故E错。C项表示不够精确,王元在国际数论学术会上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报告,并非只代表他本人,故选C得1分)

  15.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16.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1)“弄斧必到班门”,敢于同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2)“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3)“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1)“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2)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3)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1)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2)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作文:略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宦官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要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宦官回答说:“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山西大学附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月考)》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