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864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www.jiaoshi66.com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1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围苏茂于广乐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C.①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②吾其还也

  D.①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②太子恐惧,乃请荆卿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6分)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3分)

  (2)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3分)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4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③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4分)

  答: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4分)

  答:

www.jiaoshi66.com

  15.诗文填空与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⑵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 ,无复鸡人报晓筹。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⑸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横过十字街口

  林清玄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 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 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2)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 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 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 我们只是想着, 如何在绿灯亮起时, 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3)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 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 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 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4)那个妇人的不同是, 她病得更重, 她全身扭成很多褶, 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 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 她抖得非常厉害, 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5)当她走起来的时候, 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6)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 但我宁可在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 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 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 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 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 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 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 她走的每一步, 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 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7)那妇人, 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 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 狗比她还瘦, 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 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 吊在腿上, 狗走的时候, 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 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 缓缓移动, 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 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 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8)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 我闭起眼睛, 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9)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 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 甚至没有人按喇叭, 这是极少有的情况, 在沉寂里, 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 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 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10)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 使她显得更加惊慌, 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 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 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 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 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 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 她一着急, 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11)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才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 这巨大的响声, 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 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 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 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 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1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 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 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 回到家, 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 坐在饭桌前面, 我一口饭也吃不下, 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 一步一步, 倾倾颠踬地走过。

  (13)这个世界的苦难, 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 我们意识到苦难, 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 感知了自己的无力, 我们心心念念想着, 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 要使人心和平清净, 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向光明与幸福, 然而, 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14)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 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 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 我想起《楞严经》里的一段, 佛陀问他的弟子阿难: “眼盲的人和明眼的人处在黑暗里, 有什么不同呢?”

  (15)阿难说: “没有什么不同。”

  (16)佛陀说:“不同, 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 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 他看见光明或黑暗都是看见, 他的能见之性并没有减损。”

  (17)我看见了, 但我什么也不能做, 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 这是使我落泪的原因。

  (18)夜里, 我一点也不能进入定境, 好像自己正扭动颤抖地横过十字街口, 心潮澎湃难以静止, 我没有再落泪, 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

  16、文中作者刻画一位怎样妇人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17、文中多次说到“流泪”,其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流泪”的原因有

  哪些?(6分)

  18、有人说:文章结尾写佛陀与弟子阿难的对话是画蛇添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

  说明理由。(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哲理小品文,文章先讲述一小段看似平常的故事,后字字珠玑,道出

  大智大慧,甚为经典,令人回味久长。

  B、作者在等红绿灯时看到了一个全身关节扭曲的的病妇牵着一条老而瘦的狗过马路。这一情

  形引发了作者内心自感渺小的痛苦,他发出了“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