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浙江省磐安中学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一语文资源:浙江省磐安中学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877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浙江省磐安中学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长亭送别》)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克己复礼》)

  (5) ,来者犹可追。(《知其不可而为之》)

  (6) ,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7)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节选))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A项 “肖像”读“xiào”, B项 “不落窠臼”读“kē”, C项 “苗裔”读“yì”、“茕茕孑立”读“qióng”)

  2.D(励——厉;上——尚;奇——其)

  3.A

  4.A

  5.c

  6.【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答案所给的“桥梁”、“阶梯”就是很好的模仿,解答时要先选定好喻体,剩下的就容易了。再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7.答案提示:

  (1)森马集团: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分)

  (2)网民: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2分)(观点正确即可酌情给分,超过30字,酌情扣分)

  8.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

  9.C(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10.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

  11. 保证水源安全,加大资金投入、深度处理以净化污水。(每点1分,共3分)

  12、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1分)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1分)(评分说明: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3、①逃离学校生活走上社会,(1分)结果快乐只是短暂的。(1分)

www.jiaoshi66.com

  ②不断改变现实环境,(1分)结果处处都一样。(1分)

  ③以旅行调剂生活,(1分)结果兴味盎然而去,失落而回。(1分)(评分说明: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14、①拙朴而奇异,(1分)

  ②A、引发思考,领起下文;B、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评分说明:4分,①处1分,②处答1点得1分,答2点得3分,大意对即可)

  15、用拟人手法(1分)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2分)(评分说明:3分,修辞1分,含义2分,大意对即可)

  16.B(归:出嫁)

  17.C(C.均表修饰A.那么/况且 B做、修为/表被动  D.凭借/因为)

  18.B(B.状语后置 A.被动 C.判断 D.定语后置)

  19.C(无怀才不遇之感叹)

  20.翻译略

  21、(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3.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有积极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时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

  2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敝之而无憾

  (3)淡烟暮霭相遮蔽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往者不可谏

  (6)不义而富且贵

  (7)置杯焉则胶

  四、作文(60分)

  24.材料涉及到“老人” “年轻人” “胡杨树” 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 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浙江省磐安中学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