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滕王阁序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测试题:滕王阁序知识精讲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981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滕王阁序知识精讲,

  《滕王阁序》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滕王阁序》

  二.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本文直至背诵。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学习难点: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骈体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酝酿起源于先秦两汉,成熟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在诗歌的黄金时代到来之际,骈文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初唐著名诗人王勃便是促进骈文发展变化的重要骈赋作家,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可算是唐代骈文之冠冕。在初唐诗坛上,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有《王子安集》。他在诗、文、赋方面都有建树,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传诵的名句。他的创作以骈文为主。他的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又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就是前往交趾省亲途中,路过南昌,参与洪州都督阎某于重阳节在滕王阁上举行的宴会,为会上文士们即席赋诗所作的序。当时王勃二十多岁,已两次因事被废,仕途无望,而以倡导诗文革新为己任。他在这篇文章里,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华,倾吐心中积压多年的愤懑之情。华美的艺术形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开创了骈文的新局面。《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全文一气呵成,作者以磅礴的气势,华美的辞藻,尽情地渲染了宴会的盛况、滕王阁的壮丽和登阁眺望中的三秋景物,同时,把自己才高自负的兀傲情绪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抑郁心情与景物交织在一起,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文章奔放流畅而又有平易自然之感,在骈体文的形式方面有许多新的发展,如对仗更加工整、讲究声律协调、典故运用贴切,多用“四六”句式,使骈体文的“四六”格式定型下来,可以说是“体备法严”之“四六”文的滥觞。成为骈体文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四. 课文分析:

  (一)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二)关于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习课文

  1、梳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①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②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

  ③写欢娱宴游引发的的人生感慨。

  ④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2、第一部分(第1段)。

  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

  “都督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同学在反复诵读课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初步感知文章后,必须对文句的内在思路和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求真正理解背诵。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并写周围秋景之美。“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马非”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3、品析鉴赏

  ①对偶品析

  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乎”“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试就第1段看其对偶关系: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②对偶句仿写练习,根据课文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

  A. 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B. 见秋水之浩淼;

  C. 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参考对句:都督宴上,盛友如云;望长天之明彻;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③“警句”品味

  《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宝天华,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地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逝,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语句多多,不一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

  五. 考点分析:

  有关王勃的文学知识必须掌握,课文要背诵下来,并理解文句的意思。练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进、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进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②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地,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王进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1] [2] [3] [4] [5]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滕王阁序知识精讲》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