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选自《名人传记》2006年第5期,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人认为,长江大学的学生在救助落水少年时还应该科学施救,这固然没
错,但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危急时刻,这些学生展示了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道德底蕴。
B.3月28日晚,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千个城市共同熄灯一小时。这一活动对减少能源消耗虽只是杯水车薪,但表达了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
C.甲型流感来袭,使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雪上加霜,人们对甲型流感的传播可能会影响全球贸易和旅游业的担忧与日俱增。
D.12月7日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记者也对此次会议趋之若鹜,纷纷赶到哥本哈根采访、报道。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B.钱学森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之一是: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而工作,可以做出比在美国工作更有不同意义、也许更大意义的成就。
C.红色旅游已经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各地努力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相融合,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
D.全运会上,刘翔为观众冲刺了“王者归来”的精彩一幕,能从北京奥运会失利的阴影中走出,刘翔依靠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
15.为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②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
③油菜花在四周里舞动的时候
④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
⑤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
⑥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
A.③⑤①⑥②④ B.③⑤⑥②④①
C.②⑤①③⑥④ D.②⑥③④⑤①
16.写出与下列说法相关的《红楼梦》中的人物:(选出其中四个填写)(4分)
①贾瑞起邪心,而为贾瑞相思设局教训他,使其悔改的人。
②身分地微,三进大观园,因其是山野之民,对大观园中的一切感觉到新鲜,给大观园带来不少欢乐,用一个大观园之外人的眼光看贾府的兴衰。
③贾府的丫头,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招人怨,在抄检大观园中受牵连,带病被逐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哥嫂家。
④与贾宝玉有金玉良缘之说的人
⑤给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人
⑥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好不容易碰到可意的人,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
①________ _ ②_______ __ ③______ ___
④_____ ____ ⑤___ ______ ⑥___ ______
17、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3分)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③别吻我!我怕羞。
④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六、写作(60分)
17、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胸中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人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学会____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答案
1、D【解析】A、由“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由新型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可知,甲型H1N1并非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是例证。B、“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范围扩大。C、文中未体现芳香疗法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作用,属无中生有。
2、C【解析】A、病死率相近,非发病率,另外文中未提及甲1型、甲2型流感致死的具体人数,判断缺少依据。B、“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没有防控的方法”有误,人类已采用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D、“更应该”有误,文章并未提到比较关系。
3、A【解析】B、因果关系不成立,且不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C、“已经十分重视”不当,文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分析和呼吁,不能表明人类已经重视这一问题。D、“人类最终会彻底消灭流感病毒”绝对化。
4.D详通“祥”吉利 。 5.B①和③不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6.C“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的说法无中生有。7.(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得分点:引,拉、拖;毕,让……完毕;碎,撕落;被动句式。每点1分,语言流畅1分。)
tag: 测试题 高二语文 语文试题 鹤岗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