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432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钮秀①

  张翚,字羽军,一字舒采,吴县人。工诗善琴,而豪于饮。性善交游,重然诺,即利害无所避。年十八,从其父游于京师。闻旗人有法宝者,才而好士,以诗谒之,一见倾倒。宾于家,礼意优渥,往来酬唱者半载。翚父促归,宝以五百金为赠。翚固辞曰:“大丈夫一日定交,则终身生死以之。彼须金而结者,悠悠世上人耳,非所望于公也。”挥手而别。

  宝倚国戚,且数以吟咏傲其侪辈,行事不甚循理。上闻之不悦。宝惧祸,挈妻子奴婢十数人出走。买舟直抵湖广,访其旧友总兵某,而某已殁。惘惘无可依。因念吴中有故人张翚,侠者也,家在虎阜,犹忆曩年分歧之语,投之必能纳我。遂泛舟长江,由昆陵潜达姑苏。一日,山塘晚市初罢,翚待其父夜酌。忽有叩门者,翚出见,乃宝也。翚延之坐,入告其父曰:“法公为我知己,被罪出亡,于国法无赦,留者,罪与之均。今穷而归我,畏法则执而首于官,死法公矣。昔孔融藏匿张俭,义声炳于千秋。敢告严君。将背友而保家乎?” 翚父张目奋髯曰:“北海②之母何人?我岂不及一巾帼哉?其留之。”因致诸窟室居焉。

  先是,宝出奔时,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宝寄翚日久,恐出事露累翚,乃与故所善邹生谋,更移无锡之惠山。康熙二十四年,翠华南巡。宝之仆告宝谋逆,且历指所匿处。捕宝并逮翚与父。翚力辩父脱罪。翚竟论斩,减等流秦。凡官于秦者,高其义,皆愿与交,不以流人目之。为之营居长安市中。造其庐,萧然环堵,花木幽疏。客至,携入小楼,辄具尊酒。酒阑,鼓琴一曲,或赋诗四韵,若忘其身在异乡矣。余谓翚慷慨自命,知难不避,意必有英悍之色见于眉宇,如朱亥、郭解③之流,今观其貌,恂恂尔雅,弦歌终日,则儒生也而烈士哉!乃知其父亦非常人也。

  (选自《明清文言小说选》)

  [注释]① 钮秀:清初江苏吴江县人,工于诗文,作品有《临野堂集》等。② 北海:地名,上文提到的孔融因家居北海,人称孔北海。③ 朱亥、郭解:分别是战国时和汉代的侠者。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诗善琴,而豪于饮 工:精通  B. 翚延之坐,入告其父曰 延:延请

  C. 畏法则执而首于官,死法公矣 首:检举  D. 皆愿与交,不以流人目之 流:流动

  14.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翚“善交游,重然诺,即利害无所避”的一组是()

  ① 闻旗人有法宝者,才而好士,以诗谒之,一见倾倒② 买舟直抵湖广,访其旧友总兵某 ③ 翚出见,乃宝也 ④ 因致诸窟室居焉 ⑤ 翚力辩父脱罪⑥ 客至,携入小楼,辄具尊酒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③⑥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翚和法宝因为个性相投,所以一见如故,当“翚父促归”时,法宝以金相赠,张翚认为这不符合他们这种交情,坚决不收赠金。

  B. 当时的皇上只因为法宝“数以吟咏傲其侪辈”,再加上法宝“行事不甚循理”,就“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可见当时的皇上很专制。

  C. 张翚被流放后,凡是在“秦地”做官的人都去结交他,这是因为张翚“有英悍之色见于眉宇”,官员们都敬仰他的义气的缘故。

  D. 张翚被逮后,尽力为他的父亲开脱罪责,说明张翚很有孝道;而从张翚的外貌并不像一介武夫而是“恂恂尔雅”的样子,可看出他的父亲也很不简单。

  第Ⅱ卷(105分) 四(18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的活动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10分)(1)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4)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5)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6)六朝旧事随流水,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王安石《桂枝香》)(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8)留恋处, 。 ,。柳永《雨霖铃》(9)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1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夜,历史一种廖无益 ①黄昏是打开夜的一道门。那道门在旷野中伫立,蝙蝠在它的额前乱飞。它们忽东忽西毫无规则地飞翔,无言的黑影,让黄昏变得神秘和亲近。随后,黄昏就慢慢阖上眼睑,成长为黑夜,单纯和透明。 ②那时,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吃罢晚饭,就搬张凳子聚在村口,用芭蕉扇拍着蚊子,拉拉家常。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只有开口说话,人们才能分清对方是谁。庄稼地从村头往远处延伸,玉米稞子遮住道路。向东走过一段土路是个缓坡,爬上去能看见远远的灯火。孩子以为是星光,大人说那是矿上的灯光。除了这些,再没什么可看。这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 ③透明的黑暗在我面前伸展,像一大滴露水,富于弹性和张力,把梦包裹和融化。那黑暗清新,散溢着泥土的芬芳,干净得没一点渣子。三两个萤火虫在远处飞舞,大人说拍拍手,它就能冲你飞来。我们就拍着手,嘴里一通乱喊,果然看见一只萤火虫越飞越近,最后绕过树木,飞进我家的院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墙。我们跑进院门,见那只萤火虫飞得有一人高了,就一把打在地上,然后拾起来倒捏着头,露出它发光的腹部,在黑暗中抡起胳膊,萤火就滑出一圈一圈的光。我晃着它跑出院子,用它来吸引更多的萤火虫。 ④后来,我看见更多的萤火,它们照亮了一条道路。它们像一群蓝精灵在路的上空盘旋,越聚越多。没有星光和月亮,我看见明亮的路,看见每一根树枝,看见路上的每块石头。直到现在我仍然疑惑,不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奇迹。萤火虫上下飞舞,点点光斑迷眼。 ⑤我对夜寄予幻想。 ⑥那时我已经长大,自己住三间老屋。夜像家乡的老屋,老屋的气息宁静安祥。屋后面是小路和庄稼地。后墙上开两个小窗,像老屋的两个耳朵。我能从这两个耳朵清晰地听见庄稼叶子的磨擦,或过路人偶尔走过时的脚步与对话。几只壁虎在窗外趴着,伺机捕获被灯光吸引的昆虫。如果有雨,就能听到庄稼叶子更动听的演奏,那声音据说曾被音乐家写入乡村音乐经典。院子里有棵梨树,风雨大的时候令人担心,半夜里能听见梨子落地的声音,或砸碎在磨盘上的声音。它们使夜显得富有。 ⑦但是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生活的碎片被灯光照耀,反射出彩虹,辨不清面孔。这些黑夜向灯光敞开,但并不透明。那是午夜或凌晨。有一双眼睛从窗户后面看见我,认出我,但并不说话。大楼上一个窗口睁开,有人彻夜不眠,等早晨来人接班。一排路灯在我面前伸展,是一些声控灯,不管我走路多轻,只要走到跟前,它就打开,为我照亮道路,同时还照亮我的脸,我的表情,照亮地上的影子。树荫在灯光下面敞开。 ⑧我想念纯洁的夜。它从山顶上一跃而下,在我们身后张开翅膀。那温暖的翅膀。它把道路掩盖,把桥梁托在空中,把树木藏进风里,把狗叫声拉长,把鸡撵进窝里,把旷野清理干净。它慢慢喘息,把筋骨铺上旷野,懒散地进入睡眠。在明天太阳出来之前,它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个梦,有足够的时间蕴育出露水,看到启明星在东方升起。黎明之前的美丽黑暗像一道闸门,矗立在北方的旷野,把夜和白天截然分开。一旦闸门开启,白天就抢步而进,阳光奔溅如决堤的洪水。 ⑨我想念纯洁的夜。当所有的人都不在,我想把夜慢慢合上,在那里寻找黑暗。但夜兴奋异常。夜从我的咖啡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打滚,然后掉到桌子底下。我无法把它拾起来,它已破碎不堪。 ⑩夜停在远处,在树梢以上,在楼顶以上,在城市以上。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在本文中用生动形象的笔墨赋予"夜"以生命,表现了不同时期"夜"的不同特点。 B.农村夜晚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就"再没什么可看". C.作者描写了长大后居住的老屋外各种各样的声响,以动衬静,来表现老屋的宁静与安详。 D.第⑧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夜"所具有的温暖、纯净、从容等特点。 E.作者将"夜"称为"历史一种"是表明"纯洁的夜"所代表的那种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了过去。 19.在③④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写萤火虫,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0.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失去黑夜"?(4分) 答: 21.从全文看,结尾一段文字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答: 六、语用题(9分) 22.仿照下列句式造句,注意要引用诗人的诗句,使句意连贯。(4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