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兴趣盎然的诗歌赏析课——评潘祎老师《再别康桥》赏析课

兴趣盎然的诗歌赏析课——评潘祎老师《再别康桥》赏析课

六六教师之家 | 语文教学反思 | 人气:689

标签:语文教学反思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兴趣盎然的诗歌赏析课——评潘祎老师《再别康桥》赏析课,
又一届的教学节已拉上了帏幕。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几节语文教学展示课的听课活动,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尤其是我校潘祎老师所上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賞析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第一步,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资料,认识徐志摩,了解作者写本诗的背景;第二步先抽学生朗读正音,再由教师范读,学生体验感悟诗歌意蕴;第三步,听多媒体范读,闭眼感悟想像画面;第四步,探讨交流想像的画面后,看flash画面,找出画中不足的地方;最后,听歌曲后学生尝试模仿再创造,写一个诗歌的段落。
  这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有琅琅读书声,有悠扬的动听的歌声,有精彩语言的想象描述,有生动美丽的flash画面,更有构思新颖的诗歌创作。学生们都陶醉在诗歌的意境中,包括听课的我也颇为振奋,为之感染。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节课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大胆范读,激发学生读的渴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经常是由学生的活动来完成的,没有一个教师敢轻易地示范朗读:一来对自己的朗读水平没有足够的自信,二来怕示范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殊不知,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其实对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学生可在教师或激昂或压抑的声调中,初次感受诗歌的感情,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想要大声朗读的冲动,激发学生读的渴望。听了潘祎老师的范读,我看到了许多同学的脸上都呈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学生有了内在驱动力,那么主动去读,然后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二、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总是由学生读,教师讲为主,有个录音范读已经是很不错的教学手段了。让语文课堂充满了音乐,让歌声来代替课文朗读,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尝试。潘祎老师的这节课就大胆地尝试了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的旋律可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画像。”我以为他所说的大概就是音乐旋律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意思吧?潘老师让学生们闭上眼在音乐和歌声中入情入景,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需求,审美情感。于是在悦耳和谐的音乐声中学生眼前浮现出云彩,夕阳,金柳,彩虹等等画面,从而体会到诗人留恋康桥的情感,那么体会诗歌的意境也就轻松了许多。
  三、将写作融入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诗歌的美,就在于它的意境和内涵。本堂课在通过听范读,自己读,想像画面和看flash动画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已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沉浸在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从中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那么诗歌内涵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然后启发学生已有的记忆,轻拨他们的那根离别情弦,模仿再创造几句诗句自是水到渠成了。因此,学生才会在品读一个诗歌的自然段后有“那墙壁上斑驳的离影,是我童年的印记”;“操场上的青草,绿绿的在我眼前浮现”等的连珠妙语。这样的激发学生创造力方法,恐怕是几节课的写作指导也得不来的。从中不难发现兴趣——学生内心的需求在学习中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整堂课的成功远不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还表现在教师自身过硬的素质上:教师大胆创新不受环节约束,具有一个整合的思想。如在看了flash画面后,原计划要品读几个自然段却忘了的情况下及时改变教学步骤,改在最后品读也起到了相同的效果,以及看似不太完整的教学环节——没有说再见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下课,都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师课前的精工细作,如flash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充分利用了学生视觉、听觉,从而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都取决于教师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思维的灵活,敢于直陈自己个人的观点且有理有据,这都和教师平时有素的训练有关;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潘老师成功上好这堂课的关键之所在。
  以上这些都是听了本堂课后所获得的深刻启示。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兴趣盎然的诗歌赏析课——评潘祎老师《再别康桥》赏析课》相关文章

tag: 诗歌 再别康桥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大全,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