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物理教学反思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堂教学案例
科目:物理
年级:初中三年级
摘要:对于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抽象,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正式开始实验前,教师先为学生演示实验基本操作,而后学生以小组方式动手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最后阶段,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感应应用实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提供者信息:北京天坛中学张向红老师
二、对应的标准
与 CNETS.T 的相关性
Ⅰ 意识与态度
1.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兴趣与愿望
2. 具有运用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的意识与愿望
Ⅱ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现代教学理论和新型教育观念
2. 了解中小学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学习理论
3. 了解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
4.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5.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方法
6. 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Ⅲ应用与创新
1. 有效地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
2. 积极开展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并积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3. 掌握、应用和整合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技术资源和校内外学习资源
4.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创设各种应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
Ⅳ社会责任
1. 促进不同性别、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利用技术和资源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2. 促进不同背景、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利用技术和学习资源均能得到良好发展
3. 促进学生健康地使用技术与信息,减小技术和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案例描述
在本案例中,教师依照如下步骤进行教学:
1. 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奥斯特实验”,并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能产生电磁场,反之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学生通过观看屏幕,思考与回答问题。
2. 利用电脑演示英国物理学法拉第的照片,介绍他经过长达 10 年的研究,终于在 1831 年发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现象,指出本节课就是来探讨这一问题。 3.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实验的基本器材及连接方法,而后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中的两种情况:①闭合开关②换用强磁体闭合开关,发现两次实验结果均无电流产生。之后引导学生回忆奥斯特实验,根据“动电生磁”的现象,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动手进行实验探究。
4. 总结学生发现的结果与现象,出示实验记录表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体或导体左右或斜看运动时都产生电流?二者有无共同特征?听取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应用多媒体软件演示“导体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的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归纳出电磁感应的定义。
5.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有关。通过总结学生的结论,进一步解释本次的教学内容。
6.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手摇发动机,结合能量转化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向学生演示一些展示电磁感应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
四、工具和资源
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
五、案例点评
物理学科中的概念与原理,往往是学生很难把握与深入学习的部分。该案例能够在教学中将案例的讲解、动手实验、计算机演示、讨论与交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要求。教学反思《《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