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初二语文学习 | 人气:715

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2)政府要提高公民保护方言的意识;社会要营造说方言的氛围;

  学校等相关机构应积极推进在区域内普及方言的力度;

  青少年要增进对方言的热爱之情,积极主动地学好方言,说好方言,用好方言。(3分。1点1分,得满3分为止。意对即可) 

www.jiaoshi66.com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6--8题(共11分)

  6、赞同,①在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时,选用突出文章重点的《苏州园林》作为题目,这样原第一段作为引子描述的与原题目有关的内容只能删去了。②因为教材里面只是写出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没有体现出什么情感,这样就与原题目不符,所以就改为《苏州园林》(4分)(有其他理由也可。)

  7、C(3分)

  8、《苏州园林》举例藤萝的奇特造型和开花风韵,生动地显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征。

  《紫藤萝瀑布》通过描写藤萝抒发哲理:正确对待生命中的不幸,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懈努力 。(摘抄原句也对)(4分)

  (二)阅读张晓惠《瓢城古韵》,完成9—13题。(13分)

  9、D(3分)

  10、作者行中思,思中行,小巷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那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等等,无一不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2分)

  11、“振聋发聩”写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对后世的巨大警醒作用。(2分)

  12、①例句:“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苦艾”“苔藓”以人的情感,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小巷古韵,富有情趣。

  ②例句:“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2分)

  13、启示:保护城市历史遗迹,让城市古韵永存。

  理由:由于日新月异的建设让瓢城“登瀛远眺”中“红杏青帘柳外城”的美景不复存在,若不再珍视,甚至人为破坏,城市将失去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悠悠古韵。(4分)

  (三)阅读文言选段,完成14—17题。(10分)

  14、D(3分)

  15、⑴门户⑵原来是⑶仅仅,只是⑷美妙(2分)

  16、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分)

  ⑵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用,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2分)

  17、【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闲适旷达也对)(2分)

  【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2分)

  三、作文(40分)

  18、一类卷36—40分; 二类卷31—35分; 三类卷26—30分; 四类卷25分以下(慎打)。

  建议切入分为31分;书写工整,清楚美观加1-2分;书写潦草,有污迹,扣1-2分。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