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综合能力检测试题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综合能力检测试题

六六教师之家 | 初二语文学习 | 人气:278

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综合能力检测试题,

  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字体美观的,加1—5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计45分)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谛听(dì) 缥碧(piāo) 卷帙浩繁(shī) 分麾下炙(huī)

  B.锃亮(chéng) 碣石(jié) 怏怏不快(yàng) 燕然未勒(yàn)

  C.炫目(xuán) 饯别(jiàn) 茫无涯际(yá) 鸢天戾天(yuàn)

  D.怦然(pēng) 轩邈(miǎo) 五行缺土(xíng) 衔觞赋诗(shāng)

  2.下列两个句子所缺的标点符号分别是(3分)( )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这白色的碑石,比天上的白云还白□这碑石上的红字,比初升的太阳还红。

  A.:; B.,; C.:, D.,,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英、西三国提出的解除对伊拉克_______的1483号决议。

  ②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严格______ 非典型肺炎疫情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三峡库区著名旅游城市巫山的老码头于六月上旬_______江中。

  A.制裁 控制 淹没 B.处罚 抑制 沉没

  C.惩罚 抑制 沉没 D.制裁 控制 埋藏

  4.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希拉里在充当美国第一夫人的8年里积累了令民主党其他候选人望尘莫及的政治经验和资本。

  B.美国用武力解决伊拉克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既能推翻萨达姆政权,又能控制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

  C.为预防非典疫情向农村传播,滨海万名党员经常深入不毛之地,进村入户,及时填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登记表,发放非典预防科普资料,接受非典知识咨询。

  D.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展厅,布置得别具匠心,突出了体育与文化相互渗透、影响的特征。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烈日和暴雨下》通过对“烈日”和“暴雨”的描写,从侧面衬托祥子拉车的痛苦,激发人们对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B.小说中的人物一般都是虚构的,但《故乡》是一篇“记实小说”,里面出现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如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只是在有的地方作了一些艺术的处理。

  C.讲演,也叫演讲或演说,它是在公共场合,面对听众阐明自己的意见、主张或讲演某种知识的一种说话形式。要求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最后一次讲演》、《婴儿》、《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都符合这一要求。

  D.《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按照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解说了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等问题。

  6.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壮阔的气势。

  B.这首诗既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又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

  C.这首诗客观如实地写了行军途中所见景象,是古诗中写景的名篇。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是本诗的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是作者宽广胸襟、豪迈气概的写照。

  7.下边的词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并改正。(4分)

  毕恭毕敬 鄙夷不屑 谍谍不休 含辛茹苦

  忍峻不禁 敝帚自珍 挑拔离间 纵横绝荡

  错别字

  改 正

  8.名句联写,或根据要求默写。(12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初春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壕吏》中能表明“老妪”的确被抓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面对富阳到桐庐之间的奇山异水,吴均感慨良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劝喻热衷功名的人静心反思,改弦易辙。

  ⑥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角和听觉的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常识填空。(2分)

  ①《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_________等地方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②“虎妞”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_________》中的人物。

  10.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苦难是磨炼品格的最高学府。

  仿句:忠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的妈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请你以下列身份发一条手机短信息鼓励她,你想说什么?(不超过15个字)(4分)

  ①你就是小明:

  ②你是小明的朋友:

  1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新华社新德里6月1日电)印度南部和北部地区从5月下半月以来,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在43.5至47摄氏度;个别地区气温高达50摄氏度之上。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至6月2日为止,全国共有1045人在热浪中丧生。

  请概括这则新闻的要旨(不超过18个字)

  二、综合阅读(计45分)。

  (一)阅读《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①元丰元年十月+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给文中加黑的词释义。(4分)

  ①念_______②遂_________③寝_________④但_________

  14.文中结尾的“闲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吾两人者”是指_______和_________(3分)

  15.对“庭下如积水空明”的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3分)( )

  A.天空中月光明亮,房屋月光如水。

  B.庭院中洒满阳光,像地上积满了水。

  C.庭院中洒满阳光,像空中的明月倒映在水中。

  D.庭院中的月光像是积聚在那里的一潭透明的清水。

  16.作者在“中庭”欣赏到的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17.短文共3节,第_______节侧重于描写,第_________节侧重于抒情议论。(2分)

  18.本文是苏拭贬官后,在黄州期间写的。请你再写出他在黄州期间所写的诗句中的两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14分)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综观各国城市,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围墙总长达500多万公里,可绕地球125圈,占地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共达3350平方公里)。

  迈出国门,浏览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如此“壮观”的围墙阵!

  外国一些城市所谓的“墙”,或者雅致的栏杆,镂空的铁丝网,或是生趣盎然的“绿色围墙”:建筑物在“墙”中若隐若现,既不损坏城市的环境整体美,也不妨碍市民的视野空间。

  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这种生机盎然的绿色墙,不但占地面积少:省料省钱,而且在绿化美化市容市貌、改善环境、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方面效果显著,颇受人们欢迎。

  19.“哪里都看不到如此‘壮观’的围墙阵”中的“如此壮观”是指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外国一些城市所谓的‘墙’”中的“墙”为什么用引号?(2分)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综合能力检测试题》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