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是(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材料一: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私利收受贿赂,触犯国家法律,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某教徒无视国家法律、政策,自称是上帝的信徒,能医治百病,向当地群众卖“神药”,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
据此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徐炳松、材料二中的某教徒为什么被逮捕、判刑?(4分)
(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4分)
2、鲁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鲁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他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餐后,鲁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鲁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鲁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鲁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写出四项)(4分)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鲁勇的一天活动中,哪种行为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与义务问题对鲁勇说几句话。(4分)
(3)公民应怎样正确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6分)
3、某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邓某与张某同住一寝室。一天早上,邓某起床后,找不到自己的手表,便认为是张某偷了。为了找回自己的手表,邓某强行搜查了张某的身体和皮包,结果还是没找到。早餐过后,邓某在教室向全班同学说张某是小偷,给张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天下午,邓某在自己的书桌中找到了自己的手表。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有关法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邓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4分)
(2)如果你是张某,你将如何处理此事?(6分)
4、阅读《拆信风波》,分析问题:
时间:星期天上午
地点:女儿的房间
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初二学生)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到女儿面前)
女儿:(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
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女儿:(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以后不用你管!
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4分)
为了消除母女之间的隔阂,请你向这位女儿提出建议。(4分)
参考答案
一、
[1][2]下一页
tag: 资料 检测 练习题初二政治学习,初二政治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政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