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原始大气在合成一系列小分子有机物的外界条件是( )
A. 光合作用B. 紫外线,雷电
C. 紫外线,氧气D. 雷电,氧气
9. 下列小分子有机物是由原始大气合成的是( )
A. 蔗糖B. 蛋白质C. 淀粉D. 单糖
10. 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 )
A. 核酸B. 蛋白质C. 氨基酸D. 葡萄糖
11.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 数量越多B. 种类越丰富
C. 越简单,越低等D. 越复杂,越高等
12.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采用以下哪些证据( )
A. 化石证据B. 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证据D. 以上三项都是
13. 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上,有些位置相当的器官,其外形和功能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结构和着生部位却很相似,说明这些器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相似的起源,所以科学家把这些器官称作( )
A. 同源器官B. 同功器官
C. 同一器官D. 同源、同功器官
14. 始祖鸟既有鸟的特征,又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说明了( )
A. 始祖鸟既属于鸟类,又属于爬行类
B. 始祖鸟是鸟的祖先
C. 始祖鸟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D. 始祖鸟是鸟类和爬行类的中间过渡类型
15. 脊椎动物的进化方向是( )
B.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16.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 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B. 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C. 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D. 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17. 下列关于生物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B.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陆生环境逐渐过渡到水生环境
C. 现代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演化而来
D. 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往往出现在最古老的地质年代里
18.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
A. 过度繁殖B. 遗传和变异
C. 适者生存D. 生存斗争
19.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 蝌蚪变成青蛙
B. 矮小的始祖马演化为高大的现代马
C. 千年古莲子萌发成幼苗
D .海洋变成陆地
20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 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强的方向变异
B. 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 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 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了
21. 生物圈是指( )
A. 地球上生物生活的环境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C. 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D. 环绕地球表面的所有生物构成的圈层
22.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范围内( )
A. 一种生物的总和
B. 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 所有生物的总和
D. 生物生存的环境
23. 以下对于生态平衡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C.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增减
24. 下列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中,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
A. 白色污染B. 火山爆发
C. 台风D. 旱涝灾害
25.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
A. 变异B. 进化
C. 生存斗争D. 自然选择
二、简答题
1. 有机小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糖等物质,这些物质经过雨水的冲刷,最后流入原始海洋,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 大多数科学认为,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通过__________作用,逐步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__________的适应。
4. 生态平衡是指__________的组成,__________比例,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5. 根据历史记载和土壤调查证明,我国的黄土高原过去曾经有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但是经过人类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已经成了荒山秃岭。此事实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它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化。
6. 有人用金鱼藻、绿藻、泥螺、河水、沙子、玻璃瓶和凡士林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
(1)这个生态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它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
(2)瓶中放入金鱼藻的主要目的是:让它进行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为发展畜牧业,引进大量黄牛。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已经威胁牧草的生长,以后又从亚洲引进了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推运到地下,既清除牛粪,又肥沃土壤,重新促进牧草生长。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黄牛前,各种生物的关系呈现功能上的__________状态。
(2)导致又引进蜣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蜣螂已成为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类群的重要成分。
(4)一个成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保持__________,在生态功能上要具有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5)上述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前提下进行。
三、连线题
请用连线把左边的地质年代与右边的各地质年代的特征连接起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BADD6—10 CDBDC
11—15 CDADD16—20 ACDBC
21—25 CBDAD
二、简答题
1. 氨基酸 核苷酸 脂肪酸
2. 化学 简单 复杂
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 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
从生物大分子到原始生命的出现
3.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环境
4. 生物种类 生物数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5.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6. (1)各种生物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光合作用 有机物和氧气
7. (1)动态平衡(生态平衡)
(2)引入黄牛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3)分解者
(4)相对稳定 动态平衡 自我调节能力
(5)遵循生态规律(自然规律)
三、连线题
(1)—B(2)D(3)—A(4)—E(5)—C
tag: 知识 资料 地球 生物圈 自然科学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中考复习 -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