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年少聪颖、倍受追捧,因其父见有利可图没让他继续学习,最终成为平庸之人,这不仅是王安石的名作《伤仲永》,也是教育部门防止炒作状元的初衷。在其他考生已获知高考成绩时,我省文理科前50名的考分却被屏蔽。对此,昨日,省招生院长朱华山表示,暂时屏蔽状元,是防止紧跟其后的“状元经济”,避免现代版“伤仲永”的再次发生。
高二文科班班级寄语屏蔽高考前50名 无奈的侵权,疑惑
“这样的做法,好像侵犯了我的知情权。”
日益高涨的“状元热”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从去年开始,高考查分的当天,省招生就对全省前5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屏蔽。当其他考生通过云南招考频道网站查询自己的分数时,全省高考前50强的考生只是接到省招考院工作人员的电话,告之自己进了全省前50名,成绩却暂时查不到。同样,今年,省招考院继续对全省前5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屏蔽。对于这些被屏蔽的考生而言,他们又高兴又忐忑。“参加同一批考试,为什么其他考生能查自己的成绩,我却不能?我也想早点知道到底考了多少分。”昆一中一名考进全省50强的学生说,招考院这样的做法,好像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
高二文科班班级寄语暂时屏蔽高分考生成绩是否侵权,对此,云南鑫金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爱国表示,此举不仅侵犯了知情权,也侵犯了高分考生的荣誉权。“我在报纸上看到前50名的考生暂时不能查分,这个很明显侵犯了知情权。不要说是高分考生,就是全省倒数第一名的考生,也有权利查询、知道自己的成绩。同样,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也有义务告之所有考生成绩,这是侵犯知情权;同时,还侵犯了高分考生的荣誉权,比如明明考了全省前三名,教育行政部门却不公布。”刘律师举例,以往,高考成绩出来后,高分考生的名单还会被做成喜报张榜公告,让公众分享高分考生的荣誉。现在不仅不公告,成绩、名次全都屏蔽,属于侵权。
无奈
“大家都想给高考降温,给状元热降温。”
屏蔽状元虽引起小部分争议,但省招考院却有自己的苦衷。昨日,省招考院院长朱华山说,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炒作状元,状元考生变成公众人物后,有可能使考生心态变得浮躁,影响高分考生今后的成才之路。“高考热在中国已经推到一个下不来的高度了,很多人还认为是‘一考定终生’。每年,各处都在炒作状元,有的甚至把状元神化了。”朱华山说,鉴于这些原因,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想给高考降温,给状元热降温。一旦社会炒作状元,紧跟其后的就是“状元经济”,比如请状元做广告代言等,如此一来,原本踏实学习的状元势必受到浮躁风气的影响,这样对考生今后的学习、成长极为不利。
朱华山还举了王安石的名作《伤仲永》,这个年少聪颖的小神童因受众人追捧,有人就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而他父亲则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最终,小神童却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防止社会炒作状元,也是为了防止现代版‘伤仲永’事情的再次发生。”朱华山说,高等教育现在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数据显示,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为221261人,但省内外高校共在我省投放了134947个计划,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上大学。同样,高考也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考试,程序跟其他考试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学生自然也有不同的分数,但是,唯独高考状元却被关注,这是不正常的。
期望
“别为状元而学习,要为发展而学习。”
头顶着“状元”光环的学子,日后就一定是各行各业的状元么?一份来自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能让众人对“状元热”有所反思。这份报告显示,高考状元毕业后大多“销声匿迹”,仅十分之一的状元的职业“有案可查”,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能见度”偏低与现今高考状元“高曝光率”形成鲜明对比。在社会公众的心理看来,高考状元今后应成为知名科学家、学术大家、商界精英、文艺名人等等,但调查报告中的“杰出企业家”,却没有一位是曾经的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通过调查1952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当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名单、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聘请的1110名长江学者及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的专家学者名单,均没有出现曾经的高考状元的名字,同样在杰出政治家群体中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影子。
一直致力于推行“减负”、推行素质教育的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还介绍,他曾仔细调研过我省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和全国24名“奥数”大赛获奖者,可是,让他意料不到的是,这些“状元”、大奖获得者最后几乎都没有什么事业建树。其中,22名状元中,职位最高的为副科长,与当初人们对状元的预期相去甚远。为此,罗崇敏还对全省学生送上这样的寄语,“别为就业而学习,别为状元而学习,别把教育当工具,要为发展而学习。”
生活新报记者毛翠
听师生心得分享成功秘诀
高考取得高分,或许有幸运的成分,但高分考生的学习能力,却是值得借鉴的。他们的方法或许对你并不一定适用,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通过对这群高分考生的聚焦,或许能给正在埋头苦读的你以启发。
杨维思课堂内容当场消化
虽然考了好成绩,但下关一中文科考生杨维思在审视多年的学习生活时,却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并不刻苦的人:“和很多勤学苦练的同学比起来,我显得要偷懒得多。”但实际上,杨维思之所以能够“偷懒”,与她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不无关系。
“我上课时都比较投入,争取当场消化课上的内容,这样下来就比较轻松了。”而自己之所以取得高分,她认为这和自己建立起对各个学科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喜欢不一定学得好,但会让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她同时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和老师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有问题及时解决很有必要。”她说,自己并不是一有问题就跑去问老师,而是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有经过事先的一番思考,才能对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入的看法与理解。杨维思很庆幸的是,自己平日很喜欢历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的她也能顺利进入历史系。
刘运操不足方面准确定位
刘运操
师大附中理科考生刘运操在今年的高考中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谈到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刘运操表示,自从高三下学期开始,他便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量身打造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严格按学习计划进行。“首先要从屡次考试结果中准确作出定位,自己究竟是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了正确的定位后,作出相应而合理的学习计划也就更具有针对性。”
课余时间按部就班完成拟定好的学习计划,课堂上的时间当然更加不能小视。刘运操说,能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与上课时打下的基础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学习还是课余生活,父母都给我很大的自由,充分释放自我的能动性。”在刘运操看来,学习并不是生活的所有,所以反过来,学习成绩有多优秀并不能决定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就有很好的发展。面对即将填报的志愿,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两所高校,而专业则倾向于选择金融或经济类。
刘云生倡导学生多阅读
在2010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曲靖一中文科20班、理科19班的骄人成绩引起了不少关注,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个“最牛班”的当家人刘云生老师和路家文老师,他们也分享了自己带班的经验和心得。
曾在去年带出“全班仅有三名学生未上600分”的最牛班主任刘云生老师,今年的理科19班成绩也相当喜人,虽然目前9位同学成绩还被屏蔽着,但已经可以推测出这几名同学是全省理科前50名。
刘云生说,19班刚分班时,学生总体基础较好,但也有底子较弱的学生,而为19班“护航”的任课老师也有了新的调整,一改往年全“高级教师”的豪华阵容,选择了“老中青”班子搭配授课。“有第一次带高三班的英语老师,也有执教30余年的老资格,还有学科骨干老师。”
除了“老中青”的“保驾护航”外,19班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无限制”考生阅读和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分不开。刘云生认为,虽然是高三毕业班,但他并不提倡学生只关注学习科目上的事,而是倡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和提升阅读层次,并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保持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也能出好成绩。”
tag: 工作寄语,工作寄语大全,寄语大全 - 工作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