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化学教案,高二化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设计,
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设计
精
品址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Mg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与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义
课堂引入
《演示实验》:镁在空气中燃烧
引入课题
观看实验,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用实验产生的强光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的松散状态转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物理性质
展示一根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提示学生是金属,要求总结颜色状态。
提示以前学过的钠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根表面用沙子磨过的镁条
学生纳闷,金属怎么会这么暗呢?
学生恍然大悟:表面有氧化物
学生总结:常温下白色有光泽固体,密度小
通过展示被氧化的镁条激起学生本有知识和所看到的现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索正确结论的欲望,同时起到强化学生对镁物理性质记忆。
过渡
二、从海水中提取镁
展示镁相关图片引出镁可以从哪里得到?
组织学生分4组阅读课本P55页
讲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提醒学生注意流程图中的过滤后留下的是沉淀而不是溶液
各组分别请一位同学演板各流程图所设计的方程式,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与学生一起看同学写的正确与否,当堂评判
展示正确的方程式
学生得出可以从海水中得到
阅读课本
在提示中解决问题
书写方程式
学生参与
学生自己给自己判断正确与否
使上课顺其自然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解决学生自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不使学生在自学中受挫
课堂落实
使学生在评判他人答题中找出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正确答案争取最好地使学生掌握镁的工业生产流程
过渡
镁生产出来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生活,但不知道它的性质我们就无法更好地利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我们首先来看看镁的结构
三、镁的结构
原子序数12,最外层2个电子
学生总结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
巩固科学的思维方式,物质的性质决定与物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www.jiaoshi66.com
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设计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质的结构
过渡
镁的结构究竟决定了它什么样的性质
四、镁的化学性质
1、镁与非金属反应
过渡
讲授
课堂讨论
教师小结
过渡
2、镁与酸反应
《演示实验》:镁在氧气中燃烧
引导学生从现象总结结论
2 Mg + O2 2MgO
氧气可以助燃,镁不仅可以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用于灭火的CO2反应
《演示实验》:镁在CO2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产生
引导学生:结合反应物,考虑黑色固体可能是什么?
2Mg+CO2 2MgO+C
除此之外,镁还可以与更不活泼的N2反应:
3Mg+N2 Mg3N2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尽管空气中N2含量较大,但是N2的氧化性比O2弱,而CO2比较稳定且含量极少,因此:Mg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主要为MgO,含有极少量的Mg3N2,几乎没有C。
镁作为一种活泼金属,其活泼性是排在H之前的,他可以置换出酸中的H2
引导学生根据书本上的方程式改正离子方程式
Mg + 2H+ = Mg2++ H2↑
学生总结现象
学生总结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并从现象中得出结论
学生笔记
学生分组讨论
(场面很热闹,大多数的结论是有MgO和Mg3N2以及C)
根据书本上的化学方程式,结合上节课内容得出离子方程式
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有更深刻到记忆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知识内化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防止学生自己得出的错误结论在脑海中留下太深的痕迹
复习前节课内容
过渡
镁的性质决定用途,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56,了解镁的用途
学生自学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五、镁的用途
根据学生的总结予以补充,并展示相关图片
学生总结发言
六、小结
镁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Mg2+,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和某些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等反应。
学生思考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七、课堂练习
略
学生参与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成功,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八、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记录
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之后对金属镁的一个系统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自学讨论,以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来探索镁的相关化学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现象推结论。如镁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应当引导学生黑色从哪里来,可能是什么物质,方程式怎么写等,这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另外,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讨论问题,独立书写方程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这堂课反响特别好。
精
品源自语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