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历史教案 | 人气:842

标签: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重难点突破】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问题堪忧)
斯大林逝世。(1953年)
2.改革措施:
经济上:①农业方面(改革的突破口)②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
3.评价:
(1)进步性: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两个阶段)
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
2.过程:
前期改革:
(1)重点内容:改革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2)成就: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后期改革:走向停滞
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3.改革失败的原因
(1)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3)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2.过程
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3.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四、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25日
2.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综合探究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2.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你认为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的改革有何借鉴?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