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1.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闭塞眼睛捉麻雀。
例1:闹了一节课,最后说:“其实我早就会了!”
例2: “老师不必说话。”老师病了,让学生自学,老师只检测验收。活跃,识字效果好。
学生究竟认识多少字,很难做到心中有
数,原因:A 学前教育差异大。B 前一册渗透性识字多。C 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现在按照教案既定程序教学的还是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没兴趣!
1. 要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
受习惯的影响,过分倚仗拼音,还对教材提出意见。为什么主体课文不注音?
因为主体课文是在课堂上学的,课堂上有老师,有同学,听老师读,问同学,都比拼读认字快。学生未来一辈子生活的环境,主要是汉字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识字?看拼音不能是唯一的,也不能是首选的方法。
大体上说,
★自学时,可以看上下文猜,问同学,看了文后生字条的拼音。
★课文出现了,但教材没有要求会认的字,可以由老师带读,但不检查。
★带有学过偏旁的字,可以尝试看字形分析字义。
★意义比较虚的生字,如“于”“何”“肯”,不要离开词语或句子学。
★学生生疏的书面语,如“轻柔”“珍贵”“苦恼”,也要整个词语一起学……这些意见不一定对,或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仅供参考。
2. 让学生多实践!把时间交给学生!
现在不少老师还是讲得太多(包括老师带着学生做的活动),一个字要讲半
天它是怎么构成的,每一笔应该怎么写。教学的过程还是老一套:讲→训练。能不能换一换:实践→认识→实践?
tag: 语文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