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三语文教案 | 人气:915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讲评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

    1925年,北大27周年纪念。当时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应学生会之邀写下《我观北大》。文中以“北大派”自居,并指出北大的两个特点。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稀,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见《Z叫、平文选》1977年5月24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及1978年8月8日《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等文)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见伊叫、平文选》(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句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理清语段的思路。

二、体会演说辞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导入本课

  以第13自然段为例,进行局部思路的训练。

    本段共七句话。第一句是总说,直接清楚地表达了对青年寄寓的厚望。后面六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阐释。“首先要刻苦学习”与“要学有专长”是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具体阐述。前者揭示了它的重要性,后者解说了“努力学习”的含义,即学什么?不仅应学有专长,而且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在论说了“刻苦学习科学文化”之后,“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将语意过渡到对“加强思想修养’’的论述。接下来的两句分别从反、正两个面对比,论述了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揭示了“思想修养”的涵义。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本段的思路可以用如下层次关系表示:

    ①/③///④//⑤///⑥⑦

  理清局部思路,特别是段落的思路,要注意语序的安排,分析段落中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这时可以关注具有关键性作用或提示性作用的词语,如关联词、指示代词、表明层次先后的词语等,抓住关键,理清思路。

  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教师简介:

    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条理性极强,因为它是一篇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才能为人所接受,易于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文章开篇首先根据此次大会的内容表达祝贺之意,并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参与大会的来宾表示欢迎。这都是讲演的基本形式。

    讲演稿又叫演说辞,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贺辞、悼词、宣传鼓动辞、报告辞等,均属此列。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晰,要言不繁。

  无论哪——种演说辞,都应该具有针对性。应该根据演讲的目的,演说的场合、听众及演说者的身份、地位等,有的放矢。

  2.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完成归纳总结:

    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闻一多先生在昆明追悼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所作的《最后——次讲演》,那掷地有声的语言至今仿佛还回荡在耳边。在上一个单元,我们已经学过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满含深情的讲话,它们都同本文一样,是演说辞。请同学结合这两篇文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总结归纳出演说辞的—些基本特点。

    语言上:

    ①句式齐整:或骈散结合,或善于排比、对偶等句式,具有整饬美、音乐美,以加强感情的表达。

    如:本文中“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应该是……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以四个“应该是”造成排比,气势强大。

    ②善用短句、呼唤语等,充满感情,寓于感召力。

    如《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面对面与敌人直接交锋,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江总书记讲话中也多次有对“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的热情呼唤,亲切自然而富感召力。

    ③运用比喻、对偶、排比、反问、反复等修辞,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

    如本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比喻以形象的语言揭示实质,表达感情易于为人理解与接受。

    而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运用大量反问、设问。前者直接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后者引人深思,唤起听众的共鸣。

    内容上:

    ①针对性。有的放矢,无泛泛而谈。   

    ②启发性。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辞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③感染力。演说辞是说给人听的,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是产生感染力的先决条件。如本文江总书记从自身大学生活谈起,进而希望当代青年应珍惜大学时代。由于能够现身说法,与听众情感上的交流,富于感染力。同时全文自始至终饱含着老一辈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感情真挚,语重心长。这些都使文章富于感染力,影响深远。

    三、布置思考题,加深理解

    1.江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四点希望都是以“A”与“B”的形式出现的,你认为“A”与“B”

并重还是有所侧重,并具体说明。

    2.概括这篇《讲话》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进行知识、能力拓展

    1.这篇讲演热情洋溢,富于感染力。其中有很多格言警句琅琅上口又蕴含深意。请摘录并试着以这样的形式总结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可在同学间交流。

    2.江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请收集“革命先辈”或“人民群众”中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的范例。

    3.学习《讲话》,结合自身,拟写一篇讲演稿在主题班会上发言。题目自拟,但要主题集中,符合讲演稿的基本要求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相关文章

tag: 北京大学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讲评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高三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