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对联通

语文教案-对联通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612

标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年级下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语文教案-对联通,
(二)声律发蒙

  此指清杨林人蓝茂著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孙人龙序云:“《发蒙》一书,切于幼学,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庙堂经济,如在目前。学者童而习之,便不至白首茫然也。”清末赵藩又序云:“《声律发蒙》,为塾师课童蒙之本,所在皆有其书。南海谭叔裕言见有元人板木,与今坊本相同,则其由来已久。”又云:“其用韵以东钟山寒合部,似遵《洪武正韵》,殆于元人旧帙有所增损也。”从赵序看,《声律发蒙》出于元代,今本乃明清之人一再增损而成,蓝茂不过增损者之一,因原著者无考,蓝氏增损又确凿有据,遂落蓝氏之名。

  全书分二十韵,即一东钟,二支思,三齐微,四车鱼,五模糊,六皆来,七真文,八山寒,九桓观,十先天,十一箫豪,十二戈何,十三家麻,十四车遮,十五阳唐,十六庚青,十七尤侯,十八侵心,十九廉纤,二十缄函。从皆两韵相合看,《声律发蒙》用韵较宽。而“四车鱼”与“十四车遮”,皆有韵字“车”在内。两“车”读音虽不同,但这种重复,容易使人生疑,实无必要。每韵又有对文两则,每则中的对文多少不一,又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用韵也非一韵到底。其体倒是每韵前一则对文全用某韵部规定的韵。为平声;后一则前半部却用仄声韵。看十五阳唐:

  朱对粉,白对黄。隐显对柔刚。深沉联俯仰,用舍对行藏。暮雨朝烟成底事,秩鸿社雁为谁忙。沉潜仁义,扶植纲常。随时礼乐,冠世文章。人心同好恶,世态异炎凉。月暗萤灯明院寺,雨晴蛙鼓闹池塘。夜醉方归,衫袖半掩邻舍酒,早朝初退,衣冠犹带御炉香。

  绿水池,红尘陌。挂彩帆,摇金勒。画写丹青,棋排黑白。琴樽乐醉翁,诗礼留佳客。山径寻云策短筇,江楼倚月吹长笛。青玉案,白牙床。红锦帐,碧纱窗。鱼梭燕剪,蝶板莺簧。雨昏鸦作阵,风静雁成行。榴花带雨红巾重,杨柳牵风翠缕长。君圣臣贤,耿耿精诚昭日月;官清政简,棱棱节操凛冰霜。

第二则前半的韵字:陌、勒、白、客、笛,全为仄声(入声)字。在平韵中夹上一部分仄韵,可能是按古韵阴阳入相配的结果。

  此书近乎口语,基本不用典故,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三)训蒙骈句

  明代司守谦著。全书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每韵三段,每段五对,五言至十一言,一韵到底,很有可读性。请看“一先”:

  清冷节,艳阳天。樽前歌舞,花里管弦。高松栖瑞鹤,病柳咽寒蝉。处处插秧梅坞雨,家家缫蚕竹篱烟。秋色方升,淝水风霜悲唳鹤;春风欲暮,蜀山花木怨啼鹃。

  红杏雨,绿杨烟。庭花一梦,禁柳三眠。砚冷冰团结,帘疏月影穿。隐士不荒三径菊,美人常采一溪莲。鏖战将军,一道甲光衔雪亮;凯歌士卒,千群马色截云鲜。

  君臣药,子母钱。刻符制鬼,铸鼎升仙。烛奴燃豹髓,剑客舞龙泉。竹笋双生稚犊角,蕨牙实出小儿拳。枕上怀人,梦断还思倾国色;庭前饯客,酒阑更赠绕朝鞭。

语文教案-对联通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缫蚕,当为“缫茧”始合平仄。淝水句,用东晋于淝水之战中败秦王苻坚事。啼鹃,用西蜀望帝死化杜鹃悲鸣啼血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隐士”句出此。铸鼎句,指黄帝在荆山铸鼎乘龙上天事。烛奴,初指刻成人形的烛台,后泛指烛台。豹髓,指名贵的蜡烛。绕朝,春秋时秦国大夫。晋计诱士会由秦返晋,临行,绕朝赠之以策,世称绕朝策,亦作绕朝鞭,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四)龙文鞭影

  明萧良有著。原名《蒙养故事》。杨臣净以为,此书“有裨幼学”,“逸而功倍”,而“惜其征事过少而夏广文注又多舛谬疏略”,加以订补。因龙文(马名)鞭而疾驰,遂改名《龙文鞭影》,以使“逸而功倍”之意,益加彰明。李绶恩复加增删,于光绪间刊行。李晖吉与徐讃仿其体例,于清末编出《龙文鞭影二集》。书坊将其与萧、杨诸本合刊,遂成今本。

  书中内容,主要取自二十四史中的典故人物,又广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此书读懂记熟了,确实可以掌握不少典故。

  全书按韵编排,逐联押韵。下面摘录“三江”部分内容: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亡秦胡亥,兴汉刘邦。戴生独步,许子无双。柳眠汉苑,枫落吴江。鱼山警植,鹿门隐庞。

古帝,指轩辕。相传凤凰朝于阿阁,黄帝得天老述其象,斋戒殿中,凤凰至集梧桐,没身不去。宋宗为晋兖州刺史,得一长鸣鸡,养于窗前而作人语,使宗玄学大进。始皇时卢生奏篆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误为胡人,遂遣蒙恬发士三十万筑长城以御匈奴,不知亡于其次子二世胡亥。后汉戴良,议论奇伟,答同郡谢季孝问,有“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无与为偶也”之语。东汉许慎,字叔重,博于经学,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相传汉苑中有柳,其状如人,一日三眠三起。唐崔信明,贞观时为秦州令,诗有“枫落吴江冷”之句。鱼山在山东泰安府境,曹植登临,忽闻经非同凡响,不觉敛矜祗敬。后汉庞德,不受刘表之请,率妻子登襄阳鹿门山隐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语文教案-对联通》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