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问候蒋经国,表达挂念之情。
第二部分:(2)点明写信目的,劝说蒋经国为实现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第三部分:(3-6)分别从民族利益、历史、蒋经国的个人抱负三个角度加以劝说。
第四部分:(7)再次表达挂念之情,并提出如有可能,可赴台探望。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出文中作者对蒋经国及台湾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讲解作者对各种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的驳斥等句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 常好的效果。比如“瞬”表达作者的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很形象。提问:“期期”有什么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学生活动: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出了作者对蒋深切的关怀与慰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痛 心。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作者为了让对方 能正确认清楚形势,摒弃各种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思想的错误影响,为和平统一清除各种障碍,这也是符合对方的长远利益的。
3、讨论回答:“期期”二字把作者真挚恳切的感情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的所思所想,而且这样的词很能从细微处打动对方。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 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活动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其已绘制的关于台湾的图画。
2、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3、提醒学生注意,书信与其他的文学体裁不同,内容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在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得出来的)
学生活动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
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并有所感悟。
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书信的内容要在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 能更好理解、体会出来,因此要注意到 书信中比较细微的地方,不能忽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 蒋经国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