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
1、提问:通过阅读全文,你发现前后内容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
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作者为何特意举出蒋介石的骨灰迁址的事情?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3、总结:作者通过许多小事情或细微的地方来不断推进文章的内容,并逐步铺开感情。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 有将作者的感情升华,而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将感情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感情得到升华。
2、回答:作者主要想用传统的乡情来打动蒋经国。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这些小事情或细微的地方如何推进文章内容,又如何逐步铺开感情。
4、讨论,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
教师活动
1、列出相同体裁或相同情感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些文章。这种比较讨论没有固定答案。
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书信的积极社会意义,必须高度注意。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 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六、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个人感情与爱国主义的好文章。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从细微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爱国主义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书信的内容短小精悍,抓住细微处,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七、板书设计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蒋经国——追忆历史一谆谆劝诲——展望未来——慰问语
八、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 蒋经国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