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地靠“输血”来保护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在分析时注意比较兼并和破产,不要把二者混淆。
⑤兼并和破产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小结:
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破产一批素质差、效益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集中,将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然性:价值规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平等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兼并和破产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法制性: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会拖垮优势企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法制性的要求办事。我国颁布《破产法》规范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整体性: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整体性工程,给企业及职工眼前利益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搞好下岗再就业工程,保证社会稳定。关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教法建议
(一)、市场主体:教师可通过播放一点有关市场交易的录象片或给出描述性的材料,引导学生从含义、范围等方面把握市场主体及市场客体。
(二)、企业:
1、企业的概念:先讲明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性活动,再讲企业的概念。教师可先参考“资料选择和使用”中“企业”的名词解释,也可以结合“议一议”小栏目中的“学校是不是企业”的疑问或给出一段录象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企业的含义;
2、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概括出企业的两大特征;
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这部分的内容教材讲得比较清楚,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言,进而归纳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三大作用;
4、通过问题导出: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企业法人:
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可以利用法人与自然人的异同图表,将这些概念加以区分,加深理解。
(四)、公司:
1、教师可从公司的含义、特征、目的、地位、公司与企业的关系这四方面分析:
2、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
①首先强调: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有从定义、特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试着列举我国有哪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长虹集团等。
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把握含义及其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即可,两者的区别,教师可先让学生从二者的含义中找寻,然后给出表格加深学生的认识。
3、股票。结合《证券法》从含义、特征、股息、股票价格和票面价格的区别、我国现有的证券交易所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建议采取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和适当的例子进行讲解。股票价格,教师可举例分析。
4、股份制。可从特点、作用等方面结合“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和实例进行分析即可。
讲这一点时,有几个名词需要了解,它们是股票、股东、股息、股份公司、股票市场、证券交易所,因为它们在报上、电视、广播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不加以解释,会对许多问题弄不清楚。
(五)、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见教学设计示例)
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这部分知识点容易出论述题,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企业经济效益:
讲解这一问题时,可先从企业经营的目的——盈利入手,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此外,还需要讲清四个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劳动消耗的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对企业、国民、社会三大方面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讲这一问题时,要先向学生交代,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教材只是讲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使其思维活动即从课本出发又不局限于课本)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讲解时,可结合教材“想一想”和表格,说清粗放型、集约型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引用有关国企改革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懂得: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教师讲解这一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所列举的两段小字叙述的具体事例,增加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自己熟悉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重点事例来加以说明;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耳闻目睹的事例来补充说明这一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等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学生回答),主导、、、、(生答)、支柱、、、(生答),如何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任务
本节课,你们要做以下事情:
●到“国有企业之窗”
(http://zhengzhi.fsjy.net/cai/gqzc/index.htm )浏览我国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其面临的困难、问题等有关内容;
●进入“在线讨论”,就以下问题发表你的帖子,以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你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起面临的问题?你又有那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你是如何看待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除课本上提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你还知道哪些企业的成就?你是如何认识这些企业成就的?
你有什么新的问题和感受 ?
●浏览其他同学的帖子,并有选择地回复帖子。
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不是“闲聊”,而是在对我们上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的一次自主尝试学习,是一次真实的学习任务,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你将面对以下挑战:
●你要浏览完“国有企业之窗”的资料;
●你要自学和掌握论坛的有关操作和使用办法,在“在线讨论”BBS论坛内注册帐号,就任务所提出的问题发表你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