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6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简介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最新一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
历史试题 09.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①鼓吹“天人感应” 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③宣扬“君权神授” 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天下奚变?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上述言论出自: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唐甄
4.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董仲舒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为儒家垄断。
D、儒家的“仁”和“仁政”符合汉武帝时期的要求
5.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本站免费提供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6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 下载,不用注册直接下载,还有更多关于
考试试卷下载 方面的资料。一定有你需要的。记得要收藏本站哦,http://www.jiaoshi66.com 六六教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