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旋律》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的音乐教师涂伶俐,今天能站在这里以比赛的形式和各位同行互相交流和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我要在这里向筹备这次比赛的各级领导和在座的评委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我的说课课题是《不朽的旋律》
一说教材(一)《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本课程属于西师版音乐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漫步维也纳”“不朽的旋律” “金色大厅传友谊”3个二级标题呈现,让学生逐步认识、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培养他们热爱古典音乐的兴趣。(三)本课是所在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堂以维也纳古典音乐为主要题材的欣赏课。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是学习维也纳古典音乐文化知识,掌握欣赏古典音乐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方面是:结合音乐教学各领域多种表现方式,使学生从不同视角感受立体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音乐文化。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维也纳古典音乐美,掌握欣赏古典音乐的方法。
难点:通过语言、绘画、情景剧表演,表现乐曲风格、情绪。
四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基于学情,结合教材内容,在教法上我侧重采用提示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体验、小组讨论、参与实践等学习方式。
五 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景创设
设计理念: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给学生播放这段“DVD断片短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提问:有很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留下了足迹,其中享有“歌曲之王”美称的是哪位?
第二步 体验、探究、拓展
第一项 赏析 舒伯特歌曲〈鳟鱼〉
1 作曲家介绍
2乐曲初步体验(展示课件——3幅图)设计理念:带着问题思考体验音乐风格,通过理性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
欣赏前的问题是:(1)描述你所感受到的歌曲风格和情绪?(2)根据歌词描绘的故事情节给情景图排序,主要教法:提示法 学法:情景体验法
3听听、想想、谈谈设计理念:捷普洛夫说过“人从音乐里听到、想到的东西越多,则乐感和情感力越丰富”。基于设计理念,我采取了分段欣赏、讨论问题的方式(播放片段音乐)(1)歌曲开始时,以钢琴奏出一拍六个音的流动性很强的音型做为引子,描绘了什么形象?(2)第二段的旋律、伴奏音型和第一段完全相同,那在情绪和氛围上也相同吗?(3)第三段渔夫捕捉鳟鱼时音乐的情绪和气氛出现了哪些变化?听完后我会特别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伴奏音型独特的理解,并想象如何用姿体语言表演出来。 教法:启发式 学法:情境体验法
4 创作实践
设计理念:以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让学生根据《鳟鱼》的故事梗概和音乐分段创编情景剧的环节。 全班分成3组,每组表演一段。
我分别指导时主要以下几点引导他们:1角色定位准确,表演风格多样。2根据剧情创设更多角色,让所有同学都参与。3设计道具,丰富剧情。4表现手段多样。对他们精彩创新的表演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表演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教法:提示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参与实践法
5情感升华
设计理念: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小男孩、小鳟鱼和渔夫的认识,并思考三个角色分别代表了现实社会上哪些类型的人?他们一般会说出鱼儿可怜,渔夫可恶、小男孩应该帮助鱼儿的结论,这时,我就引导他们得出———反对强权和迫害、珍爱自由的歌曲寓意。
第二项赏析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1 情景导入 出示周杰伦和李云迪四手连弹《土耳其进行曲》后谢幕的图片,引出课题。
2风格体验(1)请学生对照音乐结构图聆听音乐,使用彩色线条图将流动的音乐形象、情绪勾勒出来。最后通过对比记录线条图,找出重复的音乐主题。(训练音乐感受能力)(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线条图回忆乐曲中各段的音乐风格、情绪。(训练音乐记忆能力)
3参与实践完整听赏,随主题音乐节奏踏脚表演 等方式,体会完整音乐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莫扎特在创作音乐时,不狭隘的区分国界,理解尊重其他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 引出—— 博爱 的主题
第三项 欣赏贝多芬《合唱交响曲》
设计理念: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通过过渡语简介贝多芬,并为欣赏铺垫情绪 :在维也纳另外还有一位音乐家也写过一首《土耳其进行曲》,这位音乐家双耳失聪后仍然靠顽强不屈的意志谱写了大量震撼人心的音乐,曾经有一位名人在听了他创作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后,激动的说:“假如有一天,世界上发生了大火,所有乐谱都将焚毁,我们将不惜生命危险,一定去抢救这部交响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吧。播放《欢乐颂》师引导学生随乐挥拍,并哼唱主旋律,感受、参与音乐。
www.jiaoshi66.com第三步深化与提升
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师总结:深化和提升今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悟维也纳音乐的真谛。贝多芬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和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我们;我深信即使哪天乐谱真的不幸被焚毁,但这不朽的旋律却不会随之消失,它会永远飘荡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闪耀着“自由、平等、博爱”之光,指引我们“四海之内成兄弟“。
七、附:板书设计(赏析内容、维也纳的音乐家、主题精神)
不朽的旋律
《鳟鱼》《土耳其进行曲》 〈欢乐颂〉
舒伯特 莫扎特 贝多芬
自由 博爱 平等
初出茅庐的我,参加这次比赛,诚惶诚恐,所以为了能设计好本节课,我进一步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和大量音乐教育论文,其中很多理念让我深受感触,不禁开始重新审视我现在的音乐教学。根据我现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在设计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贯穿3个理念:
1在欣赏课中,提倡“学科综合”,但始终要以“听”为主;
2培养兴趣、弱化技能。不再单纯“育才”而是“育人”
3激励性教学机制,培养创新意识。
我自认设计中还有很多明显的不足和缺憾、理解不够深刻到位。希望各位专家评委和同行能给我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帮助我在音乐教育的路上能摸索出好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把广博而美丽的音乐天空还给孩子们!谢谢!
tag: 初中音乐说课稿,初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说课稿 - 体美音说课稿 - 初中音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