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意思为“学习了知识,而又经常温习与实践,不是很高兴吗?”如果单单从这一句话去理解学习知识,读书并非是一件人人都很乐意的一件事,而孔子这样的贤哲竟会讲这种话语,岂不是违背了客观事实吗?但是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应结合《论语》“雍也”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就可以明白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
知之,好之,乐之是对于学问和事业的三个阶段或叫做三种境界。“知,好,乐”是指学习的态度,知之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个阶段中的行为往往是不够主动的,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知识和技能都会有所长进,但是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尚未被引发出来,所以这是做学问的初级阶段。好之,是指对于学习行为的本身发生了兴趣以及对学习对象发生了探究的欲望。但是学习者本身还不能从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的快乐。在这时段中,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还不能称之为乐事,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如果求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超过了极限,求知者就会失去求知的内在动力。这样来说,对于学习的态度还有待于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谈,这即为“乐之”。乐之是指求知者能够在求知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的境界。当求知者对学习的态度达到这一境界时,他就会认为求知是一种是身心都能获得快乐的事情,自然就会达到最佳的求知的心理状态和最大的求知积极性,知识的积累进程也会加快。因此,孔子认为对待学习的态度以“乐之者”为最好,所以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一贯主张读书学习要从自己的兴趣感觉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死读书态度。
张元济先生曾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对于这句话季羡林先生甚为推崇,在《书海浮槎》一书的序文中季先生道:“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但翻开一本自己中意的书,就像遇到一位心灵相通的朋友,通过读书可以获得一些有益于自己的知识。史载袁中郎一天夜中读一本诗集,读到会心处,情不自禁地从床上跳下来,马上唤醒他的朋友,两人击节叹赏,边读边叫,把仆人都吵醒了。这一实例也切实的说明了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得到心理上的快乐感受,这就体现了孔子“仁者之乐”中的学习而获得知识的快乐。
tag: 读后感,读后感400字,匆匆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体会 -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