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常识网教育教学普通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六六教师之家 | 普通教育 | 人气:706

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jiaoshi66.com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4、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提问应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例如:低段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关于人民币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同学们呢?”问题一经提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壹佰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有条金属线,如果没有是假的钱。”另一个接着说:“人民币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是供少数民族看的。”……学生了解的课本外知识可真不少,有的是教师和成年人都不曾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

又如:在一次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所以12—9=3,这样做可以吗?”安静的课堂像被“炸dan”炸了一样,在场的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没有想到的,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震。我们的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种方法不仅合理,而且很有创意。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经常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

5、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诱思,鼓励合作,共同发展。

我们深入研究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的指导,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课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学习中潜力和管理才能。学习小组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讨论问题的方向,使大家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当学生的猜测达到火候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观察一组能被3整除的数,发现个位上的数没有任何规律;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也不都是3的倍数,在突破了只看“单个数位的思维定势”后,分小组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同学们分别用两根、三根、四根、九根火柴棒在数位上摆任意的数,边摆边用计算器计算,同学们从中发现:凡是三、六、九根火柴棒摆出任意数都能被3整除,用二、四、五、七、八根火柴棒摆出的任意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是为什么?经过同学们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摆出的火柴棒根数恰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而这个数字的和只要是3的倍数的,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反之,就不能被3整除。这正是此类数的特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同学们这样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

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6、补充、修改、完善“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

我们课题组各子课题的研究教师,经过2000年9月至20**年7月地一轮实验,各自结合本学段的研究实际,提出初步的教学模式。

低段“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

铺垫准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深化

中段“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科学练习  发展能力

高段“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一):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全班交流——

质疑问题——总结概括——巩固练习——拓展

高段“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二)

创设情境——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质疑问题——归纳总结——科学练习

又通过20**年9月至20**年7月的第二轮实验。我们将各子课题的各教学模式进行归纳、综合、推敲,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总结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多法合一;质疑问难,多向交流;科学练习,发展能力”。

四、研究效果

(一)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学生观: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

质量观:重视纵向评价,淡化横向评价。

教学观: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二)总结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几年来,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把我们的假设和构想,经过百十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提出了“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自主探究     多法合一

质疑问难     多向交流

科学练习     发展能力

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多向交流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构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一条教与学的思路。其中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多法合一、科学练习四句体现了教,教师导入新课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低段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创设情境等,高等学生则可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用课件等进行声像传情导入等等,但总的说来要恰到好处,激发兴趣“多法合一”,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如: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课件演示法等等。“科学练习”指教师设计练习时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层次性,通过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及创造性,教师要抓住契机,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低段的练习要体现愉教乐学。如:游戏性、竞赛性等。总之一句话,练习更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机,所以叫科学练习。

另外四句;“自主探究,置疑问难,多向交流,发展能力”,体现了学自主探究四个字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儿童的“好动”天性和“自我表现”心理,尽量做到操作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学习目标多让他们自己发现;课本多让他们自己阅读;疑难多让他们自己讨论;问题多让他们自己解答;错误多让他们自己纠正,效果多让他们自己评价。转变师生角色,由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尽可能创设情境,给足时间和空间,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置疑问难,多向交流”。是说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且不论“问”还是解答都是多向的,可以是师生互问互答互争;也可以是生生互问互答互争;还可以是组与组间争辩。总之要使学生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最后一句是“发展能力”,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落脚点,也就是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这个最终目的服务。

总之,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然而,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具有可变性,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将其环节增加或减少,灵活运用。

(三)           对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检查我们课题组实验成效,由课题组牵头,学校科研室督查,我们在事先不告知教师情况下,随机将各学段抽查同教材的课各10节,并进行了如下分析。

教师施教情况统计分析

班   别

项   目
 实验教师担任班级
 非实验教师

担任的班级
 
有质疑问题的课
 95%
 60%
 
  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 究的课
 80%
 20%
 
有小组讨论合作

学习的课
 
 
 

论数学研究性学习

【摘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及相关学科教师的群体性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群体性“指导者”、潜能的“挖掘者”、研究的“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构建起的人脑加电脑的新型学习机 阅读全文 >>

数学特级教师个人事迹演讲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结题报告》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普通教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