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学习方法网高中学习方法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中学习方法 | 人气:502

标签: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方法,http://www.jiaoshi66.com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

一,关于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只是每门科目章节的摘抄,但我个人认为它对考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它是对考试范围的划定;第二,它比指定教材公布的时间要早,前后会相差二、三个月。在复习之初,应当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特别是与往年的考试大纲相对比去研究,对考生明确各科当年的复习内容、范围、大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从大纲的变化中,可以大致推定当年考试命题变化的趋向。复习时,以考试大纲为指南,对照看看上一年的书,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同时,看大纲可以从总体上紧扣整个知识体系,避免钻牛角尖。上网的朋友,可以纵览各网,看看哪家的网站对辅导CPA考试颇有特色,也可以在网上与网友交谈,注意网上留言、提问,可能会给你以启发。我建议可以到《中华财会网》、《注册会计师视野》等网站去看看,那上面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发现它们最近发表的一些系列有关CPA考试的文章,就是从考试大纲入手,很有启迪。
  
  二,关于复习中的时间安排
  
  (一) 关于复习时间的安排。从准备考试到进入试场作题,整个复习时间大概只能从5月算到8月共计三个月,最多100天。之所以限定在这个时间内,因为只有在5月左右你才能拿到指定教材。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为保证复习的有效性、系统性,首先要制订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性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的作息学习时间计划。对于大多数朋友,在工作之余还要读书、作题,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必须每天晚上准时伏案四个小时以上,要与自我惰性作痛苦的斗争。我个人的时间分配是"三三制",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与已经学习了的知识与新教材接轨,主要是找出自己没有复习到的内容有多少;再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通读新教材,按照新教材来理清自己应考的思路;最后再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把握自己认为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反复记忆和做题的内容。
  
  (二) 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紧后松"。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定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计划安排后,自己在执行时要尽可能"提前再提前"。把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我想,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有工作、家庭牵挂的朋友,尤其需要注意。
  
  (三) 在学习时间得以基本保证的基础上,要注意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五门科目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础,其他四科都有与《会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我建议,在时间安排上,《会计》安排的时间要尽可能多一些。如果你想一次考五门,那对复习时间就不能平均分配,《会计》应当安排35%左右,其他各科安排在15%左右。当然,这要看各人过去的基础,更应该与复习中各门科目复习的进步速度、提高程度相结合。所以,复习中合理的总结、回顾非常必要。并且,在复习中后期,要考虑每门课程的考试得分。  2 3 4 5  www.jiaoshi66.com
  
  (四) 对于年龄近三十的考生,记忆力明显下降,这也是我痛苦的经验。特别是在不太熟悉的《会计》、《审计》的复习中,要注意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并在每日学习前做简单复习,和遗忘规律作斗争。避免"捧起书都理解,放下书全忘记"。

  关于考试课程的选择:
  
  历年CPA考试都是五门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面临的问题是两个:一是一次考试是选一门、两门还是五门全选。开始我一次报了五门,心想咬咬牙,直至"头悬梁、锥刺骨"都可以。但在复习中,我气馁了。面对几百万字,几千个公式、几万条原理,一次要拿下谈何容易,太难!太难!!太难!!!于是我在1998年重点"进攻"两门,其他三门暂时放后。开始虽然缴了五科的报名费,但用不着后悔,只当缴了点"学费"。后来,我才知道,每届全国CPA考试的"出考率"平均不到50%,大概象我这样的原因,造成报名的多、参加考试的少不在少数。这既不是"临阵逃脱",也不是胆怯,而是面临考试的现实,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是实事求是。
  
  课程选择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哪门入手?是从最难的入手?还是从最容易的入手?当然,难或不难,各人各异,这个问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的体会是从自认为最有把握、最容易的科目入手。我是学工科的,从记忆力、分析判断以及在数学演算公式等方面来说,自认与学会计的相比,具有一定的"特异功能",大概能够确保"初战必胜",二门哪怕是拿下一门,对自己也是一个鼓励,是增强自己信心的一策略。所以,1998年,我首选了《税法》、《经济法》。我认为《税法》、《经济法》主要是需要强化记忆,不管你过去是学会计还是学工科的,对税法、经济法的起点,总是一致的,能够与之在同一起跑线上。经过复习,上了考场,居然一考就过,"初战告捷"大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
  
   1999年,我向剩下的三门发起进攻。结果,惨得很,只过了《财务成本管理》这一门,其余两门《会计》、《审计》都没有过。我总结了一下原因,《财务成本管理》除了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以外,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而理解的内容更多的是计算公式,也许在这方面学工科的占了一点优势。在复习中,我反反复复把有关的公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考试时,对有计算公式的题目,大部分在自己复习时都"似曾见过",做起来比较顺手。还有一个原因,为了"生计",我平时也参加了"炒股行列",为了"赚线",对有关证券的法规、信息,我很关注,没想到这也成为我在《财务成本管理》这门科目上拿分的一项重要因素。一部分综合题,大多与证券市场的知识相关。反正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一门。

 1 (2) 3 4 5 

www.jiaoshi66.com
  
   1999年考《会计》、《审计》之所失败,在于我根本不是学这一门、干这一行的,许多名词、概念我都不清楚。所以,在2000年报名前,我下决心一定要拿下它,在报名参加CPA考试前,就找了一个会计补习班进行学习,让自己得到一些会计、审计的启蒙知识。然后,在CPA考试报名后,我就按这两门的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再重点突击。同时,我体会到,会计与审计先天性地就具有血缘联系,两门课我是交叉进行复习的。同一类的会计、审计问题,我是放在一起理解、领会、记忆。拿到《审计》试卷时,更加强了我对这一点的认识。谢天谢地,2000年我终于闯过了《会计》、《审计》这两关。
  
  三,关于考试参考读物的选择
  
  现在有关CPA考试辅导,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书、光盘、辅导班多如牛毛,报名的时候会让你无法选择。我的经验是,有关辅导材料,出来得越早,假的越多。你想想,考试委员会的考试大纲都还没有出来,它就说让你"冲刺",冲向何方呀?这些"早产儿"不外是为了抢占市场。如果是这样,我宁肯看前一年的教材,把一些基本原理弄懂、弄清,等指定教材出来后,再去选购一些真正有参考价值的辅导资料,最好是当年五、六月份出版的最新辅导材料。购书和光盘时,要注意编者是谁,制作、印刷、发行时间是什么时候。当然,不排除有的辅导材料的组织者,可能有"通天"本事,比一般人员能早些日子拿到教材的样书,但无论如何即使早拿到,搞辅导的老师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它,然后才能按教材的体系说本门学科的重点、难点,这样的辅导教材是有用处的。如果自己口袋里钱很多,见辅导材料就买,从几百页书、几十盘光盘中,采集到一、二页书、一、二张盘是有用的,花一点钱也在所不惜,"广种薄收"也可以。但买回来后,面临的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博览辅导群书"。因此,我的看法,选择辅导材料还是要慎重挑选。我当年连续三年就花了几千元去买了一大堆辅导参考材料,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好饭不怕晚",好书也不怕迟,那怕是在临考试前,你发现了一套好书、好光盘,价钱贵一点、时间晚一点,买了也值。能够对你的考试成绩提高十个百分点,就可以说是好书、好盘了。专门猜题、押题的辅导材料,不值一买,因为那类似睹博,只会把你引向迷途。
  
  真正的辅导材料,应当是由专家和实务经验丰富两部分的人员组织起来编写的。这样的辅导书,除了教材外,准备一、两套是必要的。一则可以看看不同的出题思路,再则因为有的问题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不同辅导教材的解释不尽相同,对比阅读后进行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现在的辅导参考书和盘版本众多,您在选购时要进行挑选,也可以采取每门学科选取一种版本,不必如同集邮那样一定汇集成套。 www.jiaoshi66.com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相关文章

tag: 高中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网 - 高中学习方法

相关分类
高中学习方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