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
箪食(dān)
咎言(jiù)
踟蹰(chú)
B、百舸(gě)
静谧(mì)
垝垣(wéi)
遽然(jù)
C、青荇(xìng)
胪欢(lú)
夙愿(sù)
酾酒(shī)
D、叫嚣(xiāo)
编纂(zuǎn)
潭柘寺(tuò)
伶俜(pí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峥嵘 漪沦 疲备 眷属 絮语
B、稠密 罗绮 簇新 蔚蓝 渺远
C、抨击 翡翠 迷惘 优郁 废墟
D、寥廓 粗糙 馨欬 渲响 攀援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便(敏捷)言多令才 省坟墓(探望) 忍尤攘(拒绝)诟 善鉴万类(借鉴)
B、不省所怙(害怕)/酹江月(洒酒于地)/虽与府吏要(约定)/七月既望(即将来临)
C、门衰祚薄(福分)/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与子偕行(一起)/横槊赋诗(长矛)
D、信誓旦旦(诚恳)/适类于予(合适)/谪潇水上(贬官)/造物之藏(宝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孔某已被她迷住,义无反顾地抛下妻子和两岁的儿子,远走他乡。
B、这次查抄的假货,从假百货到假家电,可谓应有尽有。
C、人们希望马俊仁和王军霞能够和解,师徒之间不计前嫌,破镜重圆。
D、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
引着数万至数十百千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
5、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
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
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之外,友情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________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
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
会生活的画卷。
B、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均属婉约派词人;而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
词人的代表,合称“苏辛”。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为《雾》、《雨》、《电》,“爱情三部曲”为《家》、《春》、
《秋》;小说《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
D、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文学样式,既可以抒情,也可以叙
事、议论、描写,它融合了诗的意境和散文的描写性的特点。
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一文中提及欧洲和法国的许多学者、作家,其主
要用意在于揭示巴尔扎克创作与欧洲和法国文学传统的联系,并代表这些
学者、作家对巴尔扎克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B、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
别的深情。全诗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的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自己假定获得
三天视力,所见到的光明世界和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
D、《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对称句用得非常好,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
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两相对称的句式,恰当地表现事物的差
别,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赏景时的感觉,体现文学语言的趣味。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A、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B、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于茫然
D、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9、从句式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分类,全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①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夫水,智者乐也 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⑤于是作《愚溪诗》,纪于溪石上 ⑥惟兄嫂是依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⑧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⑨名之以其能 ⑩渐见愁煎迫
A、①③⑧ B、④⑥⑧ C、⑥⑧⑩ D、②⑤⑥
10、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抒胸臆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阅读下面的诗段,按要求答题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阿!
11、对上面诗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段诗中,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等物象象征了希望、光明和美好的
未来。
B、“神话的蛛网”指封建时代的君主至上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