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一学习方法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一政治第五课 敬人者 人恒敬之教案,
提示: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
讨论2.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一案例的设计一是为了说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要受到法律制裁;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师小结: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不法侵害时,自己有权制止,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法律上的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书)
活动内容:案例分析
见资料包“中国反腐败情况”
讨论: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个高官由于贪污受贿走上违法道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惩治腐败的决心,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在我国没有任何特殊的公民,也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
教师小结:在我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力。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板书)
(二)尊重他人的前提
活动内容:请你帮助
某单位职工大强没事整天围着领导转,为领导倒茶送水,对领导好言奉承。同事们说他拍马屁,大强对同事们说了这样两句话,第一:尊重别人很重要,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第二:我是普通职工,与单位领导本来就不平等,当然要尊重领导。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大强的第一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大强的第二句话说,他与领导之间存在职位上的高低,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对此,你怎样看?你又认为怎样才是对领导真正的尊重?
提示:1.大强的第一句话说得是对的。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有的人只知道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却不去尊重他人,这不仅是十分错误的,而且最终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职位上的高低,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的,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据此说职工和领导之间就不平等。②对领导要尊重,但尊重一个人又不能失去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对领导礼貌相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工作上的不足通过合理的渠道提出批评和建议,都是尊重单位领导的具体表现。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含义,澄清一些平等与不平等的模糊认识。
教师小结: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板书)
课后延伸:
教材P51拓展天地——平等与不平等
请列举现实生活中哪些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现象应该承认,哪些不平等现象是与法律规定相违背,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第二课时 学会尊重别人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课后延伸”
教材P51拓展天地——平等与不平等
请列举现实生活中哪些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现象应该承认,哪些不平等现象是与法律规定相违背,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提示:现实生活中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不平等现象,如有的人犯罪却逍遥法外;有的人侵吞国家财产而致富;有的人和有的行业搞特权;有的人靠制假售假而发财……
注意事项: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不平等现象”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与我国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不平等现象,是我们所反对的和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一个法制健全、公正民主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建立起来,这些与法律相违背的不平等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怎样平等尊重他人?(板书)
活动内容1:情景表演
活动要求:分小组选择下列一个情景,可用小品形式表演。表演时特别要将“我”的想法、说法或做法表达出来。全班根据提出的问题作点评。
A组:新来的同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
核心问题:家境清贫就低人一等吗?
提示:并不低人一等。家境富裕或清贫,是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原因很复杂。因此不能以家境好坏来论人。不管家境好与坏,人在人格上和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B组:一道数学题
核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智力的差异?
提示: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是有差异的。但智力经过后天的培养是可以变化的。而且,智力的差异并不就决定成就的大小。
C组:小白的书包
核心问题:父母职务、工作的不同说明什么?
提示:职务不同、工作不同,只说明社会分工不同,不说明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我国,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都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此,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光荣的。
D组:一根冰棍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凌弱欺生?当你遇到高年级同学欺负时,你会怎么办?当遇到弱小或陌生人需要帮助时,你会怎么做?
提示:弱者和生人都有人格尊严,在法律地位上也是平等的,必须尊重他们。从道德的角度讲,不仅不能欺负他们,而且应关心和帮助他们。
当遇到高年级同学欺负时,告诉老师、保安人员,或报警……
对他们应该尽力去关心和帮助,不能瞧不起他们,更不能欺负他们,对熟悉的人要尊重,对陌生的也要尊重。
设计意图:通过四组学生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让学生把平时的所想所说所做演出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A、B、C三组现象,家庭的贫富、智能的高低、父母职业的不同,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常见的因素。通过讨论要纠正和批判学生中错误的认识,家庭的贫富可以通过劳动改变,智能的高低可以通过勤奋弥补,父母职业的不同是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况且职业不可能遗传,从而使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能不自傲,这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能不自卑。D组的现象,要使学生能树立敢于维权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方法;要使学生明确忍气吞声和以暴制暴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会纵容违法犯罪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教师小结:(1)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板书)
(2)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板书)
活动内容2:从点滴做起
学生填写教材P50,并进行交流。也可结合《中学生行为规范》在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知识竞赛。
教师小结:
(3)我们要真正做到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板书)
活动内容3:法国人的风度(教材P52)
讨论:法国人的风度表现在哪里?
提示:法国人的风度表现在尊重别人,不仅尊重本国的人,而且尊重别国的人。这把尊重他人的外延扩大到国际的范围。
设计意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国内,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本国人,还要尊重外国人。
活动内容4:请你诊断
又是一个周末,小明决定出去放松一下,缓解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他来到城市公园,看到盛开的鲜花煞是好看,便摘了一把;闻着花香小明来到秋千架旁,见几个小朋友正在荡秋千,他一把拉下一个小朋友,自己坐上了秋千架;公园管理员发现后上前制止,小明却说管理员多管闲事,跟他吵了一架。回家乘公交车时,小明见人多座位少,又挤到排队上车的队伍前面上了车。到家后,小明把在外的行为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小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说他没有做到平等尊重他人。
请问小明的做法哪些地方违背了平等尊重他人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时平等尊重他人,我们要怎样做?
提示:①小明在公园里摘花;把小朋友从秋千架上拉下,自己坐上;和公园管理员吵架;乘公交车不排队都是违背平等尊重他人要求的行为。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进行判断,既是对知识的巩固、运用,也是一种导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