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幼儿教育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六六教师之家 | 家庭教育 | 人气:886

标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论文,http://www.jiaoshi66.com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最紧张的是谁,是宝宝吗?不是,是家长。家长们紧张什么呢?“我家宝宝吃饭要人喂,到了幼儿园,那么多小朋友,老师能专门喂我家宝宝吃饭吗?”“我家宝宝饭吃得较少,一天中要吃很多次零食补充,可幼儿园不让吃零食,宝宝会不会因此饿肚子呢?”“我家宝宝午睡时间没有规律,有时候吃完午饭就睡,有时候到下午三四点钟还不睡,而幼儿园有固定的午睡时间,宝宝到点不想睡,等下午上课时又想睡,怎么办?”“我家宝宝大便不规律,怎么办?”“我家厕所是马桶,而幼儿园是蹲坑,宝宝不会用怎么办?”“宝宝不会脱衣服,到了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老师能帮我家宝宝脱衣服吗?”“宝宝特别好动,万一老师照看不过来,发生危险怎么办?”……以上种种担忧,通常是在宝宝即将入园,家长们最先感到焦虑的,就是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 
 
 (www.jiaoshi66.com) 
 
家长们的担忧当然是有道理的,如果宝宝吃饭、睡觉、大小便、安全都成问题,还怎么去应对幼儿园里完全陌生的老师、同伴,还怎么能把精力放在学知识、学本领上呢?另外,很多幼儿教师都反映入园后宝宝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是她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此时,如果你家的宝宝能做到生活自理,自然会一枝独秀,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青睐,这对宝宝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是宝宝入园准备的首要内容。
  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具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宝宝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自己吃饭不要人喂、自己入睡不要人陪、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脱衣服,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二是宝宝的生活规律要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相符合。
  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对孩子的呵护可谓是细致入微,事事都会为孩子考虑周全,服务到位。可实际上,在1岁以后,宝宝的自主意识就会逐渐萌发并日益增强,不愿凡事由大人替他做主,更喜欢自己动手。如果家长一味替孩子包办一切,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空间,还会对孩子发展自我的权利进行剥夺,对孩子的发展绝对是有害而无益的。尊重宝宝的自主需要,帮助宝宝学会生活自理,绝不仅仅是让宝宝掌握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控制,从而奠定宝宝对自己、对人生的信心。就拿入园而言,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宝宝,一方面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达到老师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使还有什么地方不太适应,宝宝也有信心去慢慢克服。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让宝宝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非常重要的。
  宝宝在家庭中的生活一般都比较随意,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睡、睡多久,什么时候大小便……一切均由宝宝自己决定,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样的生活对宝宝来说,当然是随意而自在的,然而也会带来它的负面影响,即缺乏规律。到了幼儿园,少数老师要照顾多数幼儿的事实,使得幼儿园只能有固定的、统一的作息制度,如果你家宝宝的用餐和睡眠时间不规律,或者其规律与幼儿园的规律不相符合,都可能造成宝宝吃不饱、睡不好的糟糕局面。
  那么,如何训练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用什么样的方法训练?在训练宝宝生活自理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训练内容一:吃饭
  1.自己拿勺吃饭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自己吃饭,如果你家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前,还没有学会自己拿勺吃饭,到了幼儿园,“吃饭”这种简单的事情,就会引起宝宝的紧张情绪,这种紧张的心情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胃口,还会影响宝宝对幼儿园生活的认可。如果宝宝因为不会自己吃饭而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就会给家长造成更大的麻烦。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用不着担心,老师会给宝宝喂饭的,但幼儿园有那么多刚刚离开家的宝宝,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老师能照顾得过来吗?即使老师给宝宝喂饭没问题,可当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津津有味地自己吃饭,自己却还需要老师喂饭的宝宝,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再者,总不能一直让老师喂饭,总有要学会自己吃饭的那一天。如果宝宝入园后还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吃饭,不就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学习了吗?因此,在入园准备的过程中,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般来说,宝宝八九个月大时,就会开始表现出希望自己拿勺吃饭的浓厚兴趣,此时,他的手眼协调能力还不是很好,经常是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小碗里舀了点饭,结果没送到嘴边就撒了一多半,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限制宝宝自己吃饭的愿望,因为这是练习吃饭的必经之路。只有放手让宝宝充分锻炼,他才能最终掌握拿勺吃饭这一“高难”动作。一般来说,宝宝1.5岁后,就能自己拿勺吃得比较好了。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在宝宝自己吃的同时,坚持给宝宝喂饭,宝宝开始自己吃时,可能不会吃得太饱,会一边吃一边撒,不能让宝宝因此饿肚子。
  练习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用五指抓握勺把、用勺背舀饭等错误动作,家长切不可太心急,可以给宝宝演示正确的动作,也可以手把手地纠正宝宝的错误动作,但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许宝宝反复出错。
  另外,在宝宝自己吃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把饭粒撒到衣服上,增加家长清洗衣服的负担,很多家长会因此限制宝宝自己吃饭的机会,其实,一套易清洗、专供吃饭时穿的衣服或围嘴儿,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2.不挑食、不偏食
  很多宝宝入园前都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入园后却少有这种习惯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家长自身的一些挑食、偏食的行为影响了宝宝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对宝宝挑食、偏食行为的纵容。在家里,宝宝就像是个小皇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可以不吃,许多家长担心宝宝的营养不够,还追着喂饭,想尽办法哄宝宝多吃一点,这样的宝宝到了幼儿园之后会怎样呢?幼儿园里的饭菜,是按照宝宝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制定的,自然各个品种、口味的都会有一些,如果宝宝到了幼儿园仍然挑三拣四,而老师们由于忙于其他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每个宝宝吃饭,挑食的宝宝就有可能吃不饱。而且,幼儿园里是不允许宝宝吃零食的,爱吃零食的宝宝到了幼儿园也会觉得不适应。所以,无论从宝宝生长发育的角度,还是从入园准备的角度来看,都应该让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那么,这种习惯应该如何养成呢?
  在宝宝4个月大时,就可以告别纯吃奶的时代,适当添加一些辅食了,包括米糊、鸡蛋黄、菜泥、菜粥等,7个月时,则可以开始吃一些肉类的食物了。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由于宝宝对新的食物口味还不适应,他可能会拒绝吃辅食或者吃得很慢、很少,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轻易放弃,也不要过于着急。添加辅食本来就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对宝宝拒绝吃的食物,可将它们切碎,和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混在一起,或想办法把饭菜的色彩搭配得漂亮一些,以吸引宝宝去尝试。对年龄大一些的宝宝,可给他讲一些挑食有害的小故事或教宝宝说、唱一些不挑食的儿歌,也可以用游戏性的语言吸引宝宝开口吃饭,如,舀上一勺饭,一边慢慢将饭送到宝宝嘴边,一边说“火车来了,咦,山洞呢?”很多宝宝听到后,都会开心地把嘴张大,让“火车”开进去。
  宝宝七八个月时就可以吃饼干、软饭等固体食物了,此时宝宝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咀嚼食物的本领,会表现出对固体食物的拒绝,家长切不可为了省事,继续把食物做成碎泥状,因为幼儿园里的饭菜是以固体食物为主的,如果不会咀嚼,宝宝到了幼儿园就会比较麻烦,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教会宝宝咀嚼。首先,要多给宝宝演示正确的咀嚼动作,演示的时候要将动作放慢些,让宝宝看清楚大人是如何用门牙把食物咬碎,又是如何用磨牙把食物磨碎的,还可以让宝宝摸摸大人的脸,通过感受大人有力的咀嚼动作,唤起宝宝的咀嚼兴趣。当然,家长还可以自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教会宝宝咀嚼的动作。总之,学会咀嚼食物,是防止宝宝挑食的重要步骤,千万不可省略。
  3.吃饭专心,不磨蹭
  有的家长有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宝宝自然会跟着模仿。还有的宝宝喜欢边玩边吃,反正有大人不厌其烦地跟着喂饭,不用担心吃不饱。可是,幼儿园的用餐时间是固定的,如果宝宝吃饭时不专心,很可能在宝宝还没吃饱时,用餐时间就已经结束,要开始进行别的活动了,这样,没吃完饭的宝宝只好饿肚子了,所以,必须让宝宝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在这个问题上,家长首先应该带头做到这点,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不要在宝宝吃饭时和他说太多的话,这样会影响宝宝进餐的速度,导致用餐时间过长。为了防止宝宝吃饭磨蹭,还可以给宝宝限制一个合理的时间,如40分钟,之后全家要一起出去散步或者看动画片,宝宝为了不错过散步或看动画片的机会,就会专心吃饭了。如果宝宝因为贪玩而随便吃几口就说饱了,也不要追着喂他,而且不要给他提供零食,到下一顿时再给他提供食物,尝到了饥饿的滋味后,宝宝自然就会抓紧时间吃饭了。还有一点要注意,最好能在固定的地点用餐,就餐一般选在家里的餐厅进行,餐厅纯粹的用餐环境,会使宝宝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还有助于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一到餐厅就知道要专心吃饭了。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相关文章

tag: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论文,幼儿教育 - 幼儿早期教育 - 家庭教育

相关分类
家庭教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