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300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⑸想到长长胡子的孔夫子曾站在何处河岸上感慨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种沧桑感不禁让人深思。

  ⑹流速迟滞的水流跟一长块黄色的琥珀似的,水底的各种树叶一律翘起叶柄,它们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惬意地摆动。如果此刻地球上冰川纪重新来临,那一滴滴一片片会同化石一样记录这个年年岁岁周而复始的季节吗?

  ⑺河面上一片羽毛借风漂泊。这片乘风漂泊的羽毛呵?于是想起某位诗人的一首诗来,那深沉的情韵令人难忘:“当一片羽毛落下/那时,我们都希望/假如幸福也是一只白鸟/它曾悄悄落下。”

  ⑻千百年过去了,千百个秋天?而走在这样的原野上,谁也不会像在春天一样期盼奇遇,不会再为一句话或一个眼神激动或伤心。因为毕竟是秋天,是秋天啰?

  ⑼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一位作家写道:“我愿我的门前,有棵美丽的枫树,我愿它的红叶飘满门前的小路……”他徒然地想把秋野拉近,拉近在人攘车喧的阶石前。说实话,真同情他。

  ⑽而我们却不必。

  ⑾我们可以吹吹口哨,呼唤自由的风,迎合高高掠过的雁鸣,日落或者日出时,远山远树都是朦胧而美丽的剪影。走向原野,不过别领你易感的朋友,她会用禁不住的叹气打扰你的思绪,她会以惊喜破坏你此时此刻的景中宜人的忧郁。春天带着她在山谷采花;夏天带着她在河岸漫步;冬天也可以带着她,在洁净的雪地上踩下温热而亲密的脚印。只有秋天,当你走向秋野,走向那种情绪时,你别,即使是初恋。——那是你和大自然,这永恒的启示者独自交谈。

  ⑿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就这么带着记忆,带着幻想走向原野,走向这片天地。走过去就是飘雪的冬天,走过那片飘尽叶子的树林,就又是春天,又是春天……

  20.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写夏天的背影,既引出下文对秋的原野的描写,又以夏天的热情和馨香衬托秋的凄美。

  B.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富有诗意。

  C.作者借具有季节特征的落叶、不停的流水和漂浮不定的羽毛等物体来表达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D.文章善于运用引用这一手法,作者借孔子和某位诗人的话,流露出对时间和生活的理性思考。

  E.“我愿我的门前……”一段表现出某一位作家想在喧嚣的尘世留住秋的美景,作者对其进行了否定。

  21.请简要概括“秋的原野”给人的感觉。(4分)

  答:

  22.文中说“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请简要概括“那原野”象征什么。(4分)

  答:

  23.文末说“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你认同这一态度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校园里处处有美的身影:有宣传栏前璀璨的花树,有古雅的亭子与花廊,有幽静的林荫道,有形态各异的雕塑,有空旷的运动场,有敞亮的教室,有严谨而慈爱的师长,有同窗互助友爱的学友等等,他们都能触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引出我们深沉的感悟,让我们的人生升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那么请以你“校园一景”为创作灵感来源,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1)运用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温馨提示:做完后,请认真检查,考出水平,考出风格!

  新都区2011年(春)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分)C(蜷缩quán 放浪形骸hái)

  2.(3分)D(A贻误战机 B锋芒毕露 C义愤填膺)

  3.答案:B提示:A项中“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用以描述“大学生”不恰当;C项中“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这里应为“引起轰动”之意;D项中“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贬义,这里望文生义。B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4.(3分)B(A“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成分残缺C“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语意不明D“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不合逻辑)

  5.D (“西汉”应为“东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二)(10分)

  6.(6分)答:①揭示了黑人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备受歧视,极度穷困,精神痛苦,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意思对即可)(2分)

  ②排比,形式整齐,有气势,从不同层面结揭示了黑人生活的悲惨。比喻,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比作镣铐和枷锁,将黑人生活的世界比作孤岛,形象生动的描绘出黑人的悲惨遭遇。(答出排比、比喻各1分,效果2分、答出效果各1分)

  7.(4分)每句2分。

  答案示例:陶渊明在误入尘网的悔恨中,守拙归园田,用执著守住了孤傲的本性;白居易在琵琶声的鸣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或:(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三)名篇名句(8分)

  8.(8分)每句1分,每句中有错字不得分。

  ⑴亦已焉哉 ⑵绕树三匝 ⑶羁鸟恋旧林 ⑷放浪形骸之外

  ⑸纵一苇之所如 ⑹其孰能讥之乎 ⑺君子以自强不息 ⑻哀民生之多艰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分)

  9.(3分)每项写对两个得1分。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自强不息: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自力更生

  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万象更新、吐故纳新、另辟蹊径 、不落窠臼、别出心裁、标

  新立异、独具匠心(或:匠心独运)

  10.(4分)本题四项、每项答对得1分。

  维克多?雨果(雨果) 《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 丑陋(残废畸形)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11.(4分)①“山中”、“墟上”把“野”具体化了;②“气色满”、“生烟露”则是环绕着“夕”字,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写星星从云中钻出,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让我们感到了“夕”色;④我们听到鸟雀在“啾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为我们描绘出“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每个要点1分)

  12.(2分)①表现出诗人因“幽居”、“无宾客”而“乏欢趣”的心情。②诗人末句中用“流水”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18分)

  13.(3分)A (顾,看)

  14.(3分)

  B(A、“之于”的合音;“之乎”的合音。B、都表原因C、于是;依靠D、于是;竟然)

  15.(3分)C (重点落在“丰乐”二字上,歌颂宋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6.(9分)(1)(3分)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始:才、甘:意动,觉得甘甜,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2)(3分)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简少,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乐:喜欢、俗:民风,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3)(3分)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一起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的浓荫下休息。(乃:于是、掇:采摘,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12分)

  17.(4分)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8.(4分)此句描绘的是洋槐树在春天发出的嫩叶(1分)//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手法(2分,只答比喻得1分),//细腻地描写了春天树叶的颜色和美丽姿态,以及给人的清新优雅的感受(1分) 。

  19.(4分)夏天的洋槐在暴风雨的摧残中岿然屹立(1分),//体现出坚强不屈的性格(1分),//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1分),//同时还是对夏日的洋槐,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形象的补充(1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2017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