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高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高考]语文试卷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57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高考]语文试卷,

  C.清澈、美丽、多情 神秘、温柔、诱人 碧绿、甘甜、晶莹

  D.神秘、温柔、诱人 清澈、美丽、多情 碧绿、甘甜、晶莹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今年首推平行志愿,为吸引优秀生源报读,广东高校各出奇招,精英班、特色班遍地开花,新生奖学金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重。广外总分“状元奖”从10万元加码到了12万元,还承诺免四年学费,单科状元免四年学费。南方医科大和华农开出10万元“状元奖”,华工总分状元奖5万元、单科状元奖2万元。暨大总分状元奖4万元、单科状元奖1万元

  材料二:去年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0多年来1100多名“高考状元”的研究分析显示:“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相反,千千万万在高考大战中并非出类拔萃的学子,历经磨砺而终成大器。这对高校热衷于重奖状元和高分考生无疑是无情的嘲讽。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些都是很好,但我们还不如去耕种自己的园地。”法国作家福禄特尔的这句名言意蕴十足,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模拟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猿猱欲度愁攀援(2)齐彭殇为妄作(3)响穷彭蠡之滨

  (4)歌窈窕之章(5)輮以为轮(6)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D项的“慕”应为“依恋、想念”。)

  3.D(②陈述的不是王裒;④王裒对北海邴春的看法;⑥是说王裒辞气和博学的。)

  4.D(从文中“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可以得出。)

  5.(1)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求情没有什么用处!

  (2)王裒常主张人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夹(2)全诗运用借景抒怀的表现手法。(1分)描写在深秋薄暮时节,诗人泛舟于洞庭,见到残阳西下,水阔山青,听到树上猿啼,江流声声,不禁引起了对屈原的缅怀,(1分)因“云中君不见”而“竟夕自悲秋”。凭吊屈原,追慕先贤,实则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借以表达自已愁苦忧伤的心情。(1分)(点明借景抒情,追慕先贤,怀才不遇全给分)

  (3)A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BD(B项中,描述的是第二次屠维岳镇压罢工;D项中,葛朗台是叫他的女儿欧也妮而非妻子。)

  8.(1)黛玉葬花: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2)在高老太爷的生日会上,冯乐山促东化日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致使全家人都无能为力。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逃婚胜利。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周文王 激于正义 爱护老百姓

  (2)在孟子看来,勇有小勇(匹夫之勇)与大勇之分。从效果来说,小勇敌一人,而且自身遭难不说,还累及父母家人:而大勇则可以安天下,而且符合道义,是一种勇德。

  参考译文: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天之勇!

  “《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咽。”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B(“不是……就是……”错,夏志清就是例外。)11.B

  12.孔子是知音,因他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和充分的理解;(1分)戏称他为粉丝,因他对音乐的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1分)已类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逐。(1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AC(B项中,作者并非不想养花了。D项中,前者为实写,后者为虚写,由实而虚。E项中,不是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是有力的铺垫。)

  14.“浅显”说这句词的内容和词中包含的道理是人尽皆知,浅显易懂的;也是说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2分)“深刻”则指这句词中所写之事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体会真切地体会到词中的无奈与哀思。即老友辞世后,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2分)。

  15.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1分)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的作者的寂寞;(1分)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内心的寂寞;(1分)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1分)②本文具有一种浓浓的文化内蕴。融情于景,借物喻人,表面上写“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实则表达的是作者看见物在人非,老友去世的孤单寂寞心情,饱含作者对老友的怀念、哀思和无奈,揭示了文章主题。(1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14.①一针见血地批评造神者。②不随波逐流,对张居正的事功大加赞赏。③特立独行,追求本真的学问。

  15.①明朝多养小人,而大思想家李贽的疏狂个性难融于这样一个随波逐流的时代。②李贽是一代的大思想家,却受到皇室操纵的史家的漠视与否定。③明朝不仅政治腐败,而且思想最为平庸。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形成 成就(2)C

  17.(1)广东高校重奖争夺优秀生源,但其生源职业发展一般

  (2)示例一:高校人才培养的成败,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才的素质。高校与其寄希望于重奖揽得优质生源,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学生成才的实际工作上下工夫,锻造自身的硬实力,这才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是优秀生源的最大引力。像著名的哈佛大学,从不炒作自己招了多少高分学生,但并没有动摇哈佛作为世界著名学府的地位。

  示例二:客观而论,高考只是一次性的书面测试,考生成绩与其综合素质并不能完全相等,也非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且今日的优质生源最终并非都是未来英才,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乐此不疲地逐年提升悬赏额度,无疑暴露了某些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盲目崇拜,只能让人感觉到财大气粗,并不代表其声誉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示例三:高校的钱袋子涨鼓了,也并非没有更好的用处。与其不吝啬于重奖个别状元和特别高分的优秀考生,不如扩大奖励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例如,用于资助可能失学的寒门学子,让更多的莘莘学子不再需要承受经济负担之重负,专心于学习,奉献于社会,这会更加有意义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高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