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及作者简介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及作者简介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18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及作者简介,

  《答谢中书书》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 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
 
  注释:

  (1)[交辉]交相辉映。
  (2)[颓]坠落。
  (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
  (4)[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封康乐公。
  (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水中藻和荇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遂:于是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遂至:于是就到。
  藻、荇(xìnɡ):均为水生植物。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雅致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耳:罢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及作者简介》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