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90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2)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王安石《上人书》)

  (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若断为“要之以适用为本”亦可。)

  【参考译文】

  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10.(1)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同时也暗寓了作者的隐逸之情。(1分)前面三联描写空山、新雨的大环境和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优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这些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反其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流连忘返的情绪和盘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又和首联中“空”字,遥相呼应,见出“自可留”于“空山”之意,是全诗的意境更加完美。(2分)【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一】音乐性:本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前者用二二一节奏句式,后者却换了二一二节奏句式,造成了音节上的节奏变化。颔联中的动词“照”和“流”用在句末,颈联中的动词“归”和“下”用在句中,不只是避免了句式的重复,而且使诗歌音调和谐铿锵,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

  【示例二】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流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正确指出角度给1分,分析给3分。从动静结合或语序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11.(错1字该句不给分)

  (1)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三、

  12.A、C(B项,“说明公众还是维护标准话语秩序的”的说法有误。D项,“说明个体语法已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说法有误。E项,“允许个体语法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代替标准语法”的说法有误。)

  13.B(根据文意,ACD三项都是作者在说“标准语法”所举的事例。)

  1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用以阐明“公众对于标准语法已经具有本能的不满”。(2分)余秋雨之所以“早已在知识界公信力受创,在公众中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的创作是以他独特话语习惯建构的,所以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可,他的个体语法和标准语法又有话语冲突,所以“在知识界公信力受创”。(2分)

  15.标准语法与一元文化是捆绑式的,它的精神实质“一元独尊”;(1分)“个体语法”以尊重人的个性为前提,它的精神实质“多元并存”。(1分)(如果一种个体语法不允许其他个体语法存在,它的根本精神是标准语法的,即独尊的一元文化。)作者提倡文化多元,倡导形成公民话语。(2分)

  四、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①抓住了金铃子最具特色的身体部位(后腿);②静态描写(或:细节描写);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写出了作者对金铃子的喜爱之情;⑤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⑥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答到五点即给5分)

  17.①对弱者的同情;②对弱者的顽强抗争的敬佩;③对弱者逃离别人帮助的伤感;④文明的进程不能以牺牲弱者为代价。(答一点1分,答二点3分,答到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18.①文中的金铃子其实就是弱者的化身,他们是美丽的(或:有着美好的心灵);②他们面对苦难不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是自我拯救,他们是善良的;③在文明的进程中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④作者强烈期盼人与人要和谐相处;⑤表达作者的忧患意识。(一点2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文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奥斯威辛的阴森恐怖,而字里行间则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以此感染读者。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能举出具体例子给2分,分析给3分。意思对即可。)

  20.作者用的是反语。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太阳”虽已“和煦”,虽已“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却依旧难于消除。(2分)这样写进一步表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惧是多么深重。(2分)

  (说明:因为“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的和平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台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1.(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除了世人皆知的恶行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可说的了,言外之意是说,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3)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志不忘。

  [(1)(2)得3分,(3)得3分。]

  五、

  22.(6分)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每空1分)

  23.功夫茶是一种以乌龙茶为主要冲泡茶叶,以陶瓷为茶具,极讲究泡茶方式的盛行于潮汕地区的茶艺。

  (“功夫茶是……的茶艺”“冲泡茶叶”“以陶瓷为茶具”“极讲究泡茶方式”“盛行于潮汕地区”各1分,顺序正确1分。)

  24.按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