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从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需要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促进思想情感交流,也增进了友情,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高层次的情感目标。
五、坚持绿色化学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按照绿色化学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技术,教育学生并实施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始终把其放在教学第一位。在实验课上,郑重提醒学生,绿色化学、安全第一,并制定了相关安全实验、绿色研究守则,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平时实验研究成绩中进行考察和考核。诸如有毒、有害、有污染的试剂: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液溴等的使用,一律置于下口瓶和倒插瓶(液溴)中备用,在配置它们的溶液时,先通入密封量器,再通入容器;反应产生的尾气是毒害气体,如H2S、SO2、NO、NO2、NH3、CO时或通入储气瓶,或用反应液吸收,在本实验室达到毒害气体零排放标准。对有安全绿色实验创新思想、方法和技术,遵循守则的学生予以加分和表扬;反之,则给予扣分和批评教育。以此加强学生的化学安全和绿色意识。在守则的正面激励和约束下,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发明了一些安全实验和绿色研究的成果(方法和装置)。如水槽的竖管扎孔排渣法;氨的非铂催化氧化制NO2的研究中,不仅设计出了密封反应系统,可使毒害气体反应物NH3和生成物NO2不泄漏,并在系统内、外发明了电热丝管内高温(大于800 ℃)催化法和手提气筒鼓气(空气和氨气)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守则外,我们还向学生提出了相关实验研究的化学公约。在公约中有一个绿色名词:循环实验,其内容是遵循绿色化学12条原则,遵循处理药品试剂的绿色化学5“R”原则和原子经济规律。①本实验室除垃圾外无无故废弃物;②反应后“三废”一律回收;③生成物为纯净物或可提纯物,应标签(品名、年、月、日),储存,以备再用;④生成物为复杂混合物者,标签(原反应物、生成物、年、月、日),储存,以备研究(恢复、再生、分析、分离)后利用;⑤鼓励微型实验研究;⑥鼓励发明绿色实验仪器和装置,设计绿色反应工艺、历程等。期望以此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创建绿色实验室,构建和谐节约型实验室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实验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实验教学就应该注意培养思维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验习题(也可用课后的实验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实验方案,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 阮源萍 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36-38
[2] 《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6-119
更多高考信息》》》
www.jiaoshi66.com报名系统》》》
(www.jiaoshi66.com)
tag: 化学高考化学复习资料,高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考复习 -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