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
4.默写(6分)。
⑴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4分)
日: ___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月: 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 __。 /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
⑵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举两例即可哦!)(2分) 、 。
5.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文学名著吧,请从下面提供的三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4分)
1、景阳冈武松打虎; 2、鲁滨逊救土著人“星期五”; 3、格列佛奇取不来夫斯库国(小人国)战舰。
所选情节(写序号)
出自哪一部著作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不超过25字)
阅读该书你受到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感受
6.改正下面短文中的错别字(4分)。
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力争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竟争环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充分做到油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主载自己命运的强者。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7.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的完整(4分)。
A、时鱼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8.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4分)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① ② ③ ④
9.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4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题。(14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
1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13.“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
1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20题。(15分)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 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www.jiaoshi66.com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5.“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6.“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17.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2分)
18.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19.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20.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21——24题。(16分)
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车,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tag: 资料 检测 初二语文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