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正顽劣学生的不良行为
熊光华
顽劣学生,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有顽固,恶劣倾向的学生,他们虽经耐心,细致的教育,但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转变效果。
(成因分析) 顽劣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根深蒂固,难以矫正,其形成根源有多种因素。首先,其赖以成长的家庭环境为其顽劣行为的养成提供了温床,有些家长早把“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忘到脑后,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非健康家教环境对小孩顽劣行为的养成具有重大的影响。有些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文化知识可说是绞尽脑汁,但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却很少动心思费力气,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气、错误观点传播给孩子;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关怀较少,子女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无法忍受家中无休止的争吵,或厌倦父母的不好品质、不良作风,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其次,丧失集体反谊和同情。顽劣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外,一般顽劣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最后还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使之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把好事当坏事,把坏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追求他们心中“英雄”的行为、思维方式,从而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变形。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侵蚀着顽劣学生的心录,给学校教育带来负效应。
学生个人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制力差,这些都可能导致顽劣行为的产生。
(处理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顽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形式,发端于复杂的内因和外因,有相当的顽固性,只有截断源头,疏通渠道,启动内因,对症下药,方可取得成效。所以顽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矫正应做到“堵、创、疏、练、激”。
方法一 “堵”即堵塞不良渠道。割断后进生与社会不良因素的联系,如禁止其进“两室一吧”(电游室、录像室、网吧),要求社区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等。
方法二 “创”,即创建适宜矫正不良心理品质的健康家庭环境。一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二是通过家长学校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方法三:“疏”,即疏导。第一,从情感上疏。动之以情,是思想教育的原则,也是心理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即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师要主动靠拢顽劣学生,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这样,后进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第二,从行为习惯上疏。我们要求顽劣学生熟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规约》等,并严格按要求规范自己。我们强调对顽劣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仅要爱,而且要爱得深沉、持久。在他们违章犯规时,教师应予以细致的、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批评教育,使他们心服口服,并下决心纠正错误;还应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用激励机制去疏。我们用激励机制去启动内外因,开展“争上游”比赛(对学生),设立顽劣学生转化奖(对教师),每学期评比一次,奖励条件适中,让后进生时刻看到希望,让教师转化有劲头。
方法四 “练”,即训练学习。师生都要加强心理辅导、训练及心理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可掌握心理知识、对症下药,进行心理辅导,帮助顽劣学生答题解疑,深化认识。学生通过接受心理训练,可了解自己不良心理品质的类型表现、产生的原因,然后接受辅导或自我调适。多管齐下,必可矫正。
方法五 “激”,即采用激将法。学生很会体察分辨教师在批评甚至责骂他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情感,真诚友善的多么严厉,学生都能接受,我们也都读过许多学生回忆老师用“激将法”唤起自己奋发的文章,也听过许多老师讲批评越多越厉害的学生毕业后越能记住老师,如果我们用“刺痛法”让学生能卧薪尝胆,从而反“败”为胜,又何尝不可试一试刺刺顽劣学生的“痛处”呢?
(处理原则)顽劣学生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过程,需要耐心的艰苦工作,切不要操之过急。教师应树立人性化的育人观念,用心沟通,以诚相待,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顽劣学生”转化过程中,由于“顽劣学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技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第一,接管顽劣学生后,应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制定严明规范的班规班纪,给学生造成形式上的“高压”政策。这利于发挥班主任权威,规范约束。第二,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的自尊和自信。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情感转化将在这里发挥巨大的威力。第三,要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生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这对顽劣学生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容易自卑,孤立封闭自我。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体会愉悦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实践。当然,批评也不能少,对学生出格的事要严肃批评,不姑息,否则会事与愿违。
批评对事不对人,让体会到老师是欣赏自己的,只是不喜欢自己身上的某些行为习惯,从而自觉的去改正。还可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以加深奖罚的印象。第四,要为顽劣学生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和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同时,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利于学生新的人格和性格的塑造。最后,老师应多掌握一些心理的、生理的、年龄的和性机能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及思维形成过程,是研究学生,搞好转化顽劣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步骤。教育应“人以为本”,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顽劣学生转优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案例分析)杨某,习性恶劣,曾多次被学校通报批评,在同学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采取上述原则和方法,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辅以如下方法,如:赏识其“闪光点”,用放大镜看待其优点,凝聚班级力量帮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其担任班委成员,多提供机会使其能力得到展示,追踪家访等,收到良好的转变效果。
上一篇:让激情绽放有度——班主任手册
tag: 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大学班主任工作总结,计划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