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有效学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探索” 和“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结合”等课题研究,规范与强化我校学科教研组建设,通过“以评促研,硏评结合”的方式,完善我校校本研修制度,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与机制, 特制订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先进学科教研组评选方案。
二、组织机构:
1、评选领导小组:
组 长:黄先银
副组长:高 俊 赵国泉 阮学高 施 建 陆桂云
2、评选小组成员:
薛良翠 宋胜琦 李 娟 李中节 高 歆 凌 强
宁传新 赵苏皖 凌 远 唐卫兵 申长友 丁贞富
金家军 许祖祥 王剑超 武玉勇 吴家芬 周龙清
冯 俊 沈荣梦 李 虹 张 妍 张志刚
三、参评对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与
四、参评必备材料:
1、07年9月——09年元月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
2、07年9月——09年元月每学期教学月各学科教研组公开课研讨与评议记录、评价表、评价结果(排序及获奖等次)和小结。
3、08年7月暑期校本研修资料:本学科组的学习材料、研讨记录(包括照片);
4、07年9月——09年元月本学科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及校级评比课、示范课、研讨课及其它类型公开课的教案、反思及课件。教案、反思的文稿装订成册,教案、反思及课件电子稿刻录成光盘。
5、各学科组每位教师撰写的教育或教学反思,文稿装订成册。从中推荐三分之一较优秀稿件的电子稿复制一份交教务处,用于编写《合肥四十六中教育教学反思集》。
6、各学科组每位教师《教师业务成长档案袋》、本学期《教师业务档案》。
7、评选材料和各组自评报告于3月20日上交。
五、设奖比例:一等奖、二等奖占总参评小组的50%
六、奖励方案:一等奖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300元,组内其他成员人均200元
二等奖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200元,组内其他成员人均150元
七、评比时间:3月28日
八、评选流程
1、评审小组成员看各组评选材料并打分。
2、学科教研组长宣读自评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当场量化打分。
备注:学科教研组长宣读自评报告时间为3—5分钟,超过5分钟叫停。
3、汇总得分 总成绩=材料得分×80%+自评报告得分×20%
各组材料得分、自评报告得分均取所有评审人员打分中除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
九、评审人员要求
1、评审人员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个组。
2、打分时要背靠背打分,评分时不相互议论。
十、合肥四十六中先进学科教研组评估量表及实施细则(附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注
分值
自评评分
复评评分
A
B
C
D
A
B
C
D
一、工作计划与总结
1.按期制订全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授课计划,计划目标明确,安排具体措施落实,符合实际;教研组计划体现全组共同意愿和特点。
近两年来,即20xx~20xx共3个学期的计划,要以教研组行事历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附上教研组工作计划,内容要重新充实。
5分
5
4
3
2
5
4
3
2
2.定期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期末有工作小结。
总结要充实内容。
3分
3
2
1
0
3
2
1
0
二、课堂教学
3.全组教师教案齐全、规范。
每位教师本学期的教案,收齐后以备检查,有缺项的让老师补齐。
6分
6
5
4
3
6
5
4
3
4.定期集体备课(查看原始活动记录)。
每次要有简单的教学设计,主讲人、组内教师的意见。如有缺失的,各年级备课组长参照校集体备课记录,重新做一份,并找到全组教师签名及意见。
6分
上一篇:2013年第一学期教学活动月小结
tag: 教务处工作计划总结,小学教务处工作计划,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计划总结 - 教务处工作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