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人气:389

标签: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历史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指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内迁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融合。如许多迁入中原的蒙古族,到元末与汉人已达到“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的程度。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这时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尤其是13世纪初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亚各族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到元代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分化政策” 这一目,叙述了元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分化政策。注意以下几点:

①四个等级是依归附元朝的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先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低。第三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级的南人,是指元灭南宋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同一汉族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这是分化政策的具体表现。②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旨在制造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分化瓦解人民的力量,以便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揭露的:“旧社会中身居高位的人物和统治阶级只有靠民族斗争和民族矛盾才能继续执掌政权和剥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③这种民族分化政策并不能掩盖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阶级压迫的本质。事实上,四个等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集团。汉族地主阶级照样可以广占土地,可以做官,尽管不能做太大、太有实权的官。而蒙古贫民处境也很悲惨,有的破产流亡,甚至被卖身为奴。这说明,汉族地主同蒙古贵族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汉族劳动人民同蒙古平民则处于同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因此,元朝同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封建政权。

6.《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

元朝统一全国,在大一统局面下,元朝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许多成就。“元世祖重视农业” 这一目需了解两个问题:

①元初农业生产的破坏。蒙古贵族刚刚攻占黄河流域的时候,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优越性,夺占农田为牧场,企图用自己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代替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结果造成北方生产力的急剧下降。后来在大臣耶律楚材的劝说下,才放弃了这种错误的作法。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可阅读课本上引用的一句元世祖诏令,说明他对农业的重视,再归纳他为恢复和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措施:a.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b.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并把“户口增、田野辟”列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c.修治黄河。这些措施起到了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纺织业的新发展” 主要了解以下几点:①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植棉区的扩大,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回顾南宋棉花种植的范围,以加深对植棉区扩大的了解。②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阅读有关松江棉纺织业和黄道婆生平的那段小字和图画《黄道婆》。③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历代经济史内容,元代以前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是麻布,所谓“布衣”就是用麻布做的衣服。只有在元代以后,“布衣”才指棉布做的衣服。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元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因此它首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它又是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和文化(戏剧)中心。教材着重介绍了大都商业兴盛和文化繁荣的情况。当时大都的交通十分发达,它既是海运和漕运的北方终点,又有通往全国各地的许多驿道,全国各地的许多商品便从海道、运河和陆路进入大都。加上当时海外交通发达,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前来大都做生意,所以商业十分繁荣。马可·波罗曾描写大都说:“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此汗八里大城之周围,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大都还是文人荟萃的地方,特别是由于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元杂剧的发展,更使大都成为元朝前期戏剧创作和演出最昌盛的城市。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漕运和海运” 主要叙述了元朝的运河漕运和海运。回忆唐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情况,了解到元朝建都大都,粮食和其他物资需要依靠江南地区的供应,这是元代漕运和海运发达的重要原因。在地图上指出会通河和通惠河的位置和起讫地点,并将此图与《隋朝的运河图》加以比较,对比元朝的漕运和隋朝大运河的异同。自隋唐至宋,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一条南北运输线,经元朝修会通河和通惠河以后就成为以大都为中心的新型运河了,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在图上指出海运的航线,理解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上的空前壮举。

“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往来的频繁” 以泉州港的兴盛和马可·波罗来华为典型事例,介绍了元代的海外贸易和中外交往的发展情况。可自行阅读小字部分。

7.《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回顾隋唐文化,了解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二是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提高,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惭L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重大科学成果,涌现出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这一目,掌握以下几个问题:①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基础。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现以后,经过五代,到了宋朝,规模已相当宏大,技术也已臻于完善。阅读课文关于五代和宋朝利用雕版印刷大规模印书的小字部分。但是,雕版印刷费工费时的缺点也充分暴露了出来。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经》,花费了12年时间,雕版达13万块,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因此,活字印刷成为雕版印刷的必然发展趋势。

②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制出了“司南”。观看课本图画《司南模型》,了解司南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北宋时,学会了人工造磁法以及几种磁针的装置法。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中断了宋朝与中亚各国的陆路联系,促成了宋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高度发展的航海业,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于是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应用到了航海业上。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或写成的《萍洲可谈》,记载了当时的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此外,还记载了大船上还设有专管指南针的领船员,称做“火长”。不久后,人们学会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出了更精确的罗盘针。南宋时,海船上已普遍装有罗盘针导航。观看课本图画《罗盘针》,了解罗盘针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北宋只是在没有太阳和星辰的阴天使用指南针,到了南宋进一步发展到只用指南针来定方向。

③宋元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的发明和开始用于军事上在唐朝已讲过。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政府为了抵抗辽、西夏和金的进攻,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南宋时,战争连年不断。南宋政府为了抵抗金和蒙古的进攻,把火药武器的制作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观看课本图画《突火枪》,了解它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在与宋朝作战的过程中,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继学会了火器的使用和制作,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人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18页),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历史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