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学常识
1、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骨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著有《吴朝清集》和小说《续齐谐记》《齐春秋》《庙记》等,不少作品后来失传了。
2、本文是一篇骈体文,是古代一种字句整齐,音韵铿锵、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体。多数属于应用文。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五、名篇名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烽烟,烟雾。俱,都。共色,一样的颜色。“净”,干净,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散净”的意思。从流,随水漂流。从,顺,随。“东”“西”原为方位名词,这里作动词,是“向东”“向西”的意思。
剖析:这两句话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在竞相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无数山峰。寒树,使人看了感到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剖析:这里没有铺写重岩叠嶂,奇壁陡削之状,而其遮天蔽日,横云割雾之形依然可见。究其实,是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个“寒”字体现出来的:“寒树”缘无阳光温暖而来,无阳光是因为山之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作者在此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
③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翻译:(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鸣声。无绝,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剖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泠泠泉声,谐婉动听。这两句是文章之枢纽,由绘形写貌,过渡到摹声录音。作者步步写来,层层墨染,境界递现。画面转换,妙造自然。“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由奇山异水,引出鸟禽的奇声异音。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结构简析】
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一段总写。写天朗气清的景色、出游的心情以及对富阳山水的赞美。
第二部分(2):第二段写异水。水清流急。
第三部分(3)第三段写奇山。写山的峻峭。
可以图示为:
热爱美丽大自然,鄙弃名利,避世归隐
【主旨探讨】
对本文主旨有如下表述:
1、这封信是作者向朱元思介绍他在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并抒发自己热爱故乡山川的情怀。
2、作者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并且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表达出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浑然一体的结构
我们可从四方面来分析本文浑然一体的结构特点。
动静结合美。“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形神兼备美。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
语言错落美。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上绮丽浮靡。但是,《与朱元思书》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在重视形式美的同时,做到清新隽逸,疏畅谐婉。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泛滥的文坛上,确是难能可贵的。
tag: 年级语文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