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句的反问,引起读者的( )
3.第六句的反问是由树联想到( )
4.第七句的反问是从树联想到( )
5.第八句的反问进一步深入发展联想到( )
6.这一段指出了白杨树的许多象征意义,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 )
A.象征了北方农民。
B.象征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C.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解题指导]:解上面的题,要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由树及人联想的层次和内容。
[参考答案]:
1.对比;突出表现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深思和联想
3.北方的农民
4.坚持抗战,守卫家乡的哨兵
5.中华儿女决心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6.D
五、教学内容同步自测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倔强(juē) 潜滋暗长(qián) 眼睑 (liān) 无边无垠(yīn)
B.秀颀(qí) 虬枝(qiú) 窗棂(lín) 溺爱(nì)
(二)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用“‖”在原文中标出三个层次,并归纳每层的意思。
(2)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出白杨树的特点:
(3)下列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律向上,泛出青色。
B.力争上游,团结一致,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C.枝干笔直,努力向上,紧紧靠拢,参天耸立。
D.丫枝向上,光滑泛青,不折不挠,对抗北风。
(4)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句中的“虽”“却”两字去掉,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五、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A 5.B、D、A、C
(二)(1)…… 笔直的枝。‖……淡青色。‖……西北风。
第一层:概括写白杨树的特点;
第二层:从局部枝、干、叶、皮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第三层:具体写白杨树的性格特征。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3)B
(4)表达效果:不好,因为原句将环境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做对照,更能突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去掉“虽”“却”两字后,减弱了这种效果。
《白杨礼赞》
【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 开垦( ) 倦怠(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 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