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8课时)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政党产生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
政党的特征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识记:
1、 政党产生的条件。
2、 政党的特征。
理解:
1、 列举若干当代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2、 从历史形成和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3、 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4、 分析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运用:
广泛引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证明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当代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我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共主要职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识记:
1、 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
2、 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和性质。
3、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准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第五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tag: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三政治总复习指导,优秀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