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人生真谛,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闲暇之时,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不可否认,这本书基于我来说是一本好书,尽管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屑置之,甚至大肆批评,但我依然认为它是一本好书。
于丹这样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从没想过,孔老夫子的《论语》能够被这样简单、快乐的感悟。
对于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这些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大文人似乎已经远远作古,更别提什么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也早已被时尚的现代人划入了“老八股”的行列不屑一顾。但是,尽管时过境迁,没有谁能否认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不可逾越的地位,以及加之在其身上的高不可攀的“圣人”名号。而以孔子形成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也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百年甚至千年。
在这部书中,于丹从七个方面诠释了《论语》的真谛。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在每一个章节中,于丹都是每讲一段论语,就链接一段寓言传说或励志故事。而这些寓言传说、励志故事正是这本《论语心得》特色精华之所在,它让那些难于理解的“之乎者也”一下子变得那么清亮、那么浅显易懂。
阅读《论语心得》,我们看到的是颜回身处艰苦境遇却不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家的清高品质;看到的是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志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炽烈感情;看到的是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死、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这些难道不应为我们后人所学习、所景仰吗?这就是于丹让我们看到的孔夫子《论语》的真谛。
曾记得在“天地人之道”章节,于丹评述了孔圣人心中的美好社会。当子贡问政,孔子回答说只需三条:国家机器要强大,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当子贡两次问道“若去其一”时,孔子留下的是“民信”。这就是孔老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的社会。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而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温家宝为总理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也正在为服务为民,共创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着。从党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我们党一直将“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孔夫子认为的“民信”最重要的正确性。
现在,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创建和谐社会而辛勤工作着,让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一次用心的阅读一下这本《论语心得》,再一次体味千年前孔老夫子的人生轨迹和精神境界。最后我用于丹的一句话作为该篇文章的结尾。“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tag: 读后感,读后感400字,匆匆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体会 -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