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常识网职能部门农林牧渔县农民经济状况的调查

县农民经济状况的调查

六六教师之家 | 农林牧渔 | 人气:303

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政府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jiaoshi66.com 县农民经济状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我们要以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为契机,解放思想,创新求实,把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我县农村经济现状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县属于全国性的产粮大县,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大较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业经济已初具规模,对社会的贡献度也越来越大,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县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县。

    (一)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趋于合理,特色农业占有一定比例,产业化进程加快。在传统的的种植、养殖生产上,引进适应本地气候生长的优质大豆品种和早熟的玉米品种,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加大了粮食主产区建设。同时利用特有的山林、矿产、水草等自然资源着力发展以优质稻米、地产果、烤烟、油豆角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开发绿色无污染、无公害、优质的农业产品,建立了以居仁优质米示范区为代表的农业绿色科技示范区,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状大。另外还形成了以糖坊、满井、鸟和、宾安、新甸、胜利等为区域的肉牛养殖示范带,以基地带动农户,促进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牛、猪、羊、禽等特色养殖已初具规模。特色农业及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的增加,,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又一增长点。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当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服务组织的建立,使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加,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技、农机、畜牧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农机修理、畜牧医疗、林业和水产养殖的病虫害防治为内容的服务站建设,解决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带来的技术难题,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销、物资、产品、人才、技术、项目等信息,帮助农民疏通销售渠道,避免农民因获得生产、技术、市场等信息的渠道不畅通而进行盲目性的农业生产所带来投资损失。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近几年来,我县加强了以国土整治和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住了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的政策机遇,加快了以壮大林果业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对江、河、湖等堤防的治理力度,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初显成效,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二、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的成因

目前,农民收入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不牢固,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增产与增收严重不同步等现还普遍存在。与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对于贫困地区农民来说,他们增收所面临的矛盾则显得更加尖锐、突出。

(一)传统农业已不能成为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县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仍然从事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活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单靠农产品数量的扩张和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要求农民增收从增加农产品数量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从农产品价格上分析,由于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制约,其上升的空间极小,继续靠提价来增收已不现实。因此,我县农民需要转变观念,努力录求多元化的增收门路。

(二)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从目前农民收入来源上看,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个方面。据统计,在28万农村劳动力中仍有约23万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农林牧渔业收入仍是现阶段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当前形势下,如果农民不扩大种植或养殖规模,提高种、养业科技含量,就农业抓农业是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企、事业单位用人更注重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农民依靠非农产业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

(三)基础设施落后给我县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直接影响。虽然近几年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与经济发展相比仍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道路、供电、供水、通迅等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始终摆脱不了:“靠天吃饭”、“靠天增收”的被动局面。二是农业抗灾能力不强。以山、水、林、田、路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力度不够,水利设施要人管、要人修、要钱修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绶慢,农业抗御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牢固的物质基础。三是信息设施发展滞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自觉性还较差,加之农业信息体系的不健全,政府与生产者,生产者与市场缺少信息服务桥梁,政府无法提供及时、准确、有序的经济信息,农民增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风险性。

(四)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既是农村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困扰农民增收的内在根源。一是因为缺乏文化、科技知识,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较慢,这与新时期农业增效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农民在依靠科技兴农促增收上,受到了很大限制。二是农民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低,在农民外出务工方面,缩小了其就业空间和选择余地,减小和减少了自身务工的就业竞争力和非农产业经济收入。

  三、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对策及建议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一种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创新思路,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各级政府要改变以往“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不断强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的职能,为农民扩宽增收门路,创造就业机会。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优质、高效”为中心,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和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农业抓农业、常规抓市场、农户抓龙头的增收“误区”。坚持注重实绩,讲求实效、讲求方法,变农民被动参与为主动调整,以真正实现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二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引导农民离土创业,不断增强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发展劳务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搞好劳务输出,进一步完善落实优惠政策,为农民外出务工增收提供良好条件。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改变信息落后现状。政府对市场要进行认真地了解、研究,并按照市场要求将信息及时、准确地予以收集、分析和发布,减小农民增收的盲目性和风险性。要积极引导成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中介、载体和服务作用,使农民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模农业”和“低耗农业”中得效益、增收入。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农民增收“瓶颈”。要抓住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着力发展以道路、桥梁、水利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稳固的外部环境。广大农民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主动参与到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建设中去。

(三)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在完善教育体系、健全教育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育对象和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和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和专业劳动技能,让更多的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使其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中,能找到合适的增收门路。同时,基层干部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多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多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科技等多方面的服务。

(四)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民增收动力。减轻农民负担,既包括农民政策性负担,也包括农民消费性负担,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减负实际上也是增收。各级政府既要坚决执行上级减负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探索减负治本之策,清理农民负担“死角”,真正让农民休生养息,使减负增收真正落到实处,使其在增收致富上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还要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消费与支出,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项非政策性负担。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县农民经济状况的调查》相关文章

tag: 农林牧渔,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政府公文写作范文,职能部门 - 农林牧渔

相关分类
农林牧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