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课文鉴赏说明
一、理文脉
这是一篇说理散文,是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要解读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首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尤其要注意一些段落中的中心语句。
引子:“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为什么?因为这虽然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我”是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而且这在夜中绽放的未眠之花显得格外的美。
慨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中一点一滴的美都是难能可贵的,而人感受美的能力却是有限的。
美的获得:“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任何一件细小的东西都可能引发人的美感。
慨叹:“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忽视自然美,只去欣赏常常要逊于自然美的艺术美。自然的美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我们去亲近,去观察和欣赏,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品。
举例:一是李迪、钱舜举、罗丹等,对自然美观察之仔细使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让人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领略到自然的美;二是“我”的小狗与宗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极为相像,对宗达的写实精神、细致观察给予充分的肯定;三是从自己观察到的晚霞联想到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说明与自然美相契合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是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
自身经验:“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有些人看到罢了。”冬天看岚山,人少,仔细观察,才真正感受到岚山的美。
结语:照应开头,突出美是无限的,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
二、析文理
在把握文脉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到,作者非常崇尚自然美。他反复强调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惟其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一点一滴的美,要仔细观察,从细小的事物中获得美的感受。作者举了古今内外很多实例,说明这些艺术家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自然美的仔细观察,得益于将自然美如实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从而也使欣赏这些艺术品的人从中领略到自然美和艺术美。作者以“海棠花”“小狗”“晚霞”这样的事例来阐述自己关于美的认识,可谓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对自然美的崇尚与作家早期对艺术美的认识和对艺术的追求有很大关系。从审美情趣来说,作者很少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美的问题;就是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美,也多属于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日常生活,比如纯洁朴实的爱情的美。他更多的是崇尚自然事物的美,即自然美。在审美意识中,特别重视自然美的主观感情和意识作用。他说过:“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是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当自己由于那种美而获得幸福时,就会强烈地想念自己的知心朋友,但愿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这就是他所说的:“由于自然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人的怀念的感情。”“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在日本这是包含着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是有其传统的”。他强调不仅要表现自然的形式美,而且重在自然的心灵美。可见,本文对美的阐述,与他对艺术的主张是一致的。
三、深探究
作者所谈的美,包括自然的美、艺术的美,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是艺术创作中长期有不同看法的问题。因此,教学本文,不光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引导他们思考,能从中受到启发或有自己的看法。探讨的问题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3.自然美与艺术美。
4.艺术创作中的写实与虚构。
tag: 川端康成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