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椽笔(chuán) 翰林(hàn)
谄媚(chǎn)狭隘(ài)
B.雉堞(zhì)西掖(yè)
逮捕(dǎi)巷道(xiàng)
C.消遣(qiǎn)戊戌(xū)
果脯(fǔ)粗糙(cāo)
D.贮藏(zhù)子嗣(sì)
皈依(guī)鞭笞(chī)
解析:B项中的“逮”应读“dài”,“巷”应读“hàng”。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指西北边的一个角落。)
B.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指形成一种令人欢悦的声音。)
C.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指取得的全部胜利。)
D.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指志趣相同的人。)
解析:C项中的“胜概”应是“是美好的景象”的意思。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序号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吾闻竹工云①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②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③岂惧竹楼之易朽乎④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A.①:“②; ③! 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是一句完整引用的话。因此“吾闻竹工云”后用冒号、上引号。“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是一组排比句,中间应该用两个分号。“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是疑问语气很强的句子,一般用感叹号。“岂惧竹楼之易朽乎”是疑问语气的不太强的句子,用问号即可。
答案:A
4.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B.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C.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D.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解析:A、B、C三项都是用的排比的修辞格;D项是用的顶真修辞格。
答案:D
5.对下面语句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王禹于咸平二年(999年)被贬黄州时作。王禹因秉性耿直,敢于直言而多次触怒权贵,屡遭贬谪,起伏不定。
B.《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黄州快哉亭记》都是记载黄州风土人情的文章。
C.宋初承晚唐之敝,文风浮靡,王禹偁起而力纠其偏,反对当时的西昆体。于诗推崇杜甫、白居易,于文崇尚韩愈、柳宗元,是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学识渊博,为人刚正,以直道自任,当时名士多出其门,世称王黄州。有《小畜集》。
D.真正能反映王禹偁诗歌艺术造诣的,还是那些描绘山水景物、抒发内在情怀的作品,如《村行》《寒食》。这二首诗作于黄州。
解析:D项中王禹偁的《村行》《寒食》这二首诗写作于“商州”,而非“黄州”。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6.找出文中表现了在竹楼里具有盎然情趣的文句。
解析:文中表现在竹楼里具有盎然情趣的文句,出现在二、三两个段中。
参考答案:“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屋皆然 ②矢声铮铮然 ③皆竹楼之所助也 ④吾所不取
A.①②两个“然”相同,③④两个“所”不相同。
B.①②两个“然”不相同,③④两个“所”相同。
C.①②两个“然”相同,③④两个“所”相同。
D.①②两个“然”不相同,③④两个“所”不相同。
解析:①这样,代词;②“……的样子”,词尾;③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用在“是…的”中间的名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关系的“所”。全句译为“都是竹楼助成的”;④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组。
答案:D
8.对下列文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译文:黄冈这个地方有很多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
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相通。
译文:于是我(在这里)造了两间小楼房,与月波楼相通。
C.焚香默坐,销遣世虑。
译文:点燃香静静地坐着,消除一切世俗的念头。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译文:希望后来的人与我的同志们,接下来修理这座楼。
解析:D项译文中“与我的同志们”应为“与我志趣相同”。
答案:D
9.下列对文意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通过反复渲染和描写,把竹楼诗意化,以表现谪居的乐趣和自己随缘自适的情致。
B.文中虽含有一般封建士大夫消极落后的思想情调,但主要的是表露了作者对于自己屡遭打击的激愤和不平。
C.本文用谪居的乐趣,作为对屡遭贬谪的一种“反抗”,抒发了作者内心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
D.文章笔调轻快而又含蓄蕴藉,直抒胸臆,多用排比,巧于渲染,意境清幽,富于诗味。
解析:D项中“直抒胸臆”的说法不对。
答案:D
(二)(2006重庆高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tag: 新建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