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这样的练习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用的手法是比还是兴?不同的资料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这里运用了比的手法。(《文言文双色诠释》云南出版社)与此观点相同的有《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吴铜云主编)、《中学文言文对照翻译及赏析》(西安出版社易小平主编)等。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首诗中第三章第四章用了兴的手法,第三章前四句写桑叶鲜嫩味美,告诫班鸠不要贪心,过多地食用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形成事意联系。(《文言文全解高中卷》人民日报出版社原建平主编)与此观点相似的则有《名师导学文言文?高中卷》(湖南出版社李真微主编)等。
究竟是比还是兴或者其他什么?看来还得先从比兴手法的概念说起。按照朱熹的说法,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很明显,二者是不同的手法:比是比喻;兴是联想,触景生情,如杨慎所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参见《古诗鉴赏辞典?前言》中国妇女出版社贺新辉主编)但两者也有共同的特点,即无论比还是兴都需要出现前后两个事物,且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才能成为所谓艺术手法。换句话说,形成比必须要本体喻体同时存在(尽管有时字面上不是同时存在),而形成兴同样需要此物与彼物的关联。
再具体来桑之未落这个句子。如果没有(或者不考虑)本章后面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几句,那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既不是比也不是兴,因为它既无本体也无此物,而只能勉强称为赋(直书其事)了。而事实上诗文中句子之间内容或结构的联系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随意割裂。从全章的内容看,鸠无食桑葚当然可以指女子无与士耽,可同时谁又能够断定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不是此时的此景?如果不能断定,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正是由于女子看到桑之未落的此景才联想到无与士耽的彼情。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是既有比又有兴,或者说,就是比兴手法,而不单指一个方面。靳及苍先生也认为:这个妇女从事蚕桑,以桑比兴,很自然。((《古诗鉴赏辞典第21页,中国妇女出版社》 连赋比兴手法的权威解释者朱熹也认为第三章是比而兴也(见《诗集传》).
事实上,比兴手法从概念上阐述,二者是各不相同的,但在运用时经常是合而为一的,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把它们生硬地区分开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等都是这种情况。
www.jiaoshi66.com
tag: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