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文言文重难点考查(上册)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文言文重难点考查(上册)

六六教师之家 | 初二语文学习 | 人气:789

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文言文重难点考查(上册),

  第26课 《三峡》

  一、重点字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从,由。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到了。襄: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虽: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疾:快。

  5、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素湍:白色的急流。

  6、绝巘:极高的山峰。

  7、飞漱其间。漱:急流冲荡。

  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9、每至晴初霜旦。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

  10、属引凄异。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二、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翻译: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翻译: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翻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翻译: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回答以下问题

  1、《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 用原文回答: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8、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i

  9、把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辞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案: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第27课 《答谢中书书》

  一、重点字词: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

  景物形象:由显而微;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作用?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4、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翻译:想到身边没有和我一起享受月光的人,于是来到了承天寺。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到庭院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翻译: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翠绿苍柏?只是那里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悠闲的人罢了。

  三、阅读理解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旷达心境。

  3、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5、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显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6、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了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处一个空明澄清,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文言文重难点考查(上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学习推荐